知
⒈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(jìn)。知情達(dá)理。
⒉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⒊ 學(xué)識,學(xué)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
⒋ 主管:知縣(舊時(shí)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
⒌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⒍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知
⒈ 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be aware of、be in charge of、inform、know、notify、realize
會(huì)意:從口、從矢
know, perceive, comprehend
◎ 知
〈動(dòng)〉
(1) (會(huì)意。小篆字形,從口矢。 段玉裁:“識敏,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。”意思是:認(rèn)識、知道的事物,可以脫口而出。本義:知道)
(2) 同本義 [know]
知,識也?!队衿?/p>
知汝遠(yuǎn)來應(yīng)有意?!啤?韓愈《左遷至藍(lán)關(guān)示侄孫湘》
心徹為知?!肚f子·外物》
留侯曰:“陛下不知乎?此謀反耳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?/p>
不知何氏女?!逗鬂h書·列女傳》
(3) 又
日知基所亡。
汝亦知射?!巍?歐陽修《歸田錄》
不知幾千里?!濉?彭端淑《為學(xué)一首示子侄》
知其不可而為之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4) 又如:知不到(不知道);知風(fēng)(知道情況);知不道(不知道);知兵(通曉軍事);知古今(識古通今);知足不辱(自知滿足就不會(huì)招致羞辱);知命不憂(識天命者無憂慮)
(5) 懂得,了解,理會(huì) [understand]
百姓聞之,知與不知,無老壯皆為垂涕?!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?/p>
食馬者不知?!啤?韓愈《雜說》
(6) 又
真不知馬。
人非生而知之者?!啤?韓愈《師說》
不知御?!鳌?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知幸與不幸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(7) 又如:知道眉高眼低(比喻懂事);知竅(能見機(jī)行事;知趣);知局(知趣);知臣莫若君;知子莫若父;知心著意(彼此了解,心意投合);知我(深切了解我);知好歹(明白道理,懂事);知情識趣(懂情意,善體貼);知高識底(說話、做事懂得掌握分寸)
(8) 主持;管理 [administer]
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,吾與之共知 越國之政?!秶Z·越語上》
夜開金殿看星河,宮女知更月明里?!踅ā稖厝獙m行》
(9) 又如:知更(主管更漏);知內(nèi)外事(主持內(nèi)政和外交事務(wù));知客寮(寺院中的接待客);知印(主持用印);知貢舉(唐宋時(shí)特派主持進(jìn)士考試的大臣)
(10) 識別;區(qū)別 [distinguish]
孿子之相似者,唯其母能知之?!?a href='http://huaduyun.cn/huainanshi/' target='_blank'>淮南子》
(11) 又如:知時(shí)達(dá)變(識時(shí)務(wù),善變通);知人則哲(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就聰明)
(12) 賞識 [appreciate]
含愁更奏綠綺琴,調(diào)高弦絕無知音。——盧仝《有所思》
(13) 又如:知愛(賞識喜愛);知器(賞識,器重);知遇(賞識;優(yōu)待);知憐(賞識愛護(hù));知重(賞識;看重)
(14) 要好 [be close friends]
悲莫悲兮生別離,樂莫樂兮新相知。——《楚辭·九歌》
張勝相知?!稘h書·李廣蘇建傳》
(15) 又如:知慰(關(guān)心;撫慰);知契(知心投合)
(16) 感到,感覺,察覺 [perceive]
[君主]又損其生以資天下之人,而終不自知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情欲》
識者固知?!鳌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(17) 參與 [participate in;have a hand in]
高、 鮑將不納君,而立公子 角,國子知之?!蹲髠鳌こ晒吣辍?/p>
◎ 知
〈名〉
(1) 知識 [knowledge]
子曰:“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”——《論語·子罕》
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?!肚f子·養(yǎng)生主》
(2) 又如:求知欲;真知灼見;無知;通過努力學(xué)習(xí),可以由無知轉(zhuǎn)化為有知
(3) 知覺 [consciousness]
草木有生而無知?!盾髯印ね踔啤?/p>
死而有知,有幾何離;其無知,悲不幾時(shí),而不悲者無窮期矣?!啤?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(4) 知己 [bosom friend]
絕賓客之知?!獫h· 司馬遷《報(bào)任安書》
天涯占夢數(shù),疑誤有新知?!钌屉[《涼思》
(5) 又如:知心腹(親信)
(6) “智”的古字。智慧;才智 [wisdom;ability]
故夫知效一官。——《莊子·逍遙游》
擇不處仁,焉得知?——《論語·里仁》
汝多知乎?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(知,通“智”)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
大知而察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
(7) 又如:知力(才智能力);知士(才智之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