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兀
拼音
注音ㄨˋ
部首兒部
總筆畫3畫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
筆順一ノフ統(tǒng)一碼5140

基本解釋

基本字義

wù(ㄨˋ)

⒈  高而上平,形容禿山,泛指禿:兀鷲?!笆裆截#⒎砍??!?/p>

⒉  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樣子;b.突然;c.昏沉無知的樣子)。突兀。

⒊  中國元曲中用作發(fā)語詞:兀那。兀的()(a.這,這個(gè)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
漢英互譯

stand upright

造字法

會(huì)意

English

to cut off the feet

詳細(xì)解釋

基本詞義

(1) ——“兀禿” wūtu:同“烏涂” wūtu。

(2) 另見

基本詞義

〈形〉

(1) (指事。從一,在人上。人頭上一橫,表示高平。本義:高聳特出的樣子)

(2) 同本義 [towering and level]

兀,高而上平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何時(shí)眼前突兀見此屋?!鸥Α睹┪轂榍镲L(fēng)所破歌》

(3) 又如:兀岸(直聳挺拔);兀嶁(險(xiǎn)峻)

(4) 光禿(如毛發(fā))的 [bald]

蜀山兀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
(5) 又如:兀首(頭發(fā)脫落)

(6) 茫然無知 [utterly ignorant]

臨文乍了了,徹卷兀若天。——柳宗元《讀書》

(7) 又如:兀兀陶陶(醉酒);兀楞楞(癡呆)

(8) 不夠穩(wěn)定 [unstable]。如:兀突突(形容心跳不安)

(9) 獨(dú)立 [independent]

焉有翡翠橫肩,援琴合膝,而能兀焉自立者也?——清· 吳從先《金小品傳》

(10) 昏沉 [dazed]。如:兀兀騰騰(昏昏沉沉)

詞性變化

〈動(dòng)〉

動(dòng)搖,搖晃 [shake]

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長(zhǎng)世者也。——《后漢書》

〈副〉

(1) 還;仍然;到目前依舊 [still]。如:兀子(仍然;還);兀自(兀子。還,仍然)

(2) 筆挺地 [upright]。如:兀坐(端坐)

〈代〉

(1) 這,那 [this;that]。如:兀是誰(那是誰;這是哪一位);兀底(這;這個(gè));兀得(這個(gè);這)

(2) [名]∶姓

(3) 另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