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行元(?~一二七一),字淵叟,永康(今屬浙江)人。住平江萬壽寺,度宗咸淳七年坐化(清光緒《永康縣志》卷一一)。
徐璋,衢州(今屬浙江)人。高宗紹興間知潮州(清順治《潮州府志》卷四)。
王秠,曾官陜縣尉兼主簿事(《宋詩紀事補遺》卷三八)。
宋處州青田人,徙居蘇州吳縣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進士。仁宗慶歷初除刑部郎中、知蘇州。轉知泉州、越州。嘉祐中以秘書監(jiān)再知蘇州。秩滿告老,未嘗一造官府,時以耆德稱。
刁文叔,嘗知鹽官縣,與張九成為友(《咸淳臨安志》卷八五)。
李元翁,生平不詳。與王十朋有唱和。
張安修,字孟堅,號南江,寧德(今屬福建)人。寧宗嘉泰二年(一二○二)領鄉(xiāng)薦。有《翠樾詩集》,已佚。事見明嘉靖《寧德縣志》卷三、四。
李秀蘭 生卒年不詳。宋代女詞人,《全宋詞》收錄一首《減字木蘭花·自從君去》。
楊存(一○五八~一一二八),字正叟,一字存之,廬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神宗元豐八年(一○八五)進士。官袁州司理參軍,歷知長樂、猗氏、仁和、奉符等縣,通判建昌軍。又通判洪州。欽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上章致仕。高宗建炎二年卒,年七十一,事見《誠齋集》卷一二二《通判洪州楊公墓表》,《宋史翼》卷一九有傳。
汪遠猷,休寧(今屬安徽)人。高宗紹興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進士。官太學正。事見明弘治《徽州府志》卷六。
顯首座,贛州(今屬江西)人。初參保寧勇禪師,尋謁白云端禪師。后游湘西,寓鹿苑,參真如禪師。久而歸贛上,或傳住西堂而終。事見《羅湖野錄》卷四。
陳貴誠,寧宗嘉定間通判汀州(清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二六)。
許葆光,龍溪(今福建龍海市)人。嘗領鄉(xiāng)薦(明嘉靖《龍溪縣志》卷八)。
馮輗,慈溪(今浙江慈溪東南)人。高宗建炎二年(一一二八)進士(《宋詩紀事小傳補正》)。
釋德宏,衡陽(今屬湖南)人。遍游師席,后契悟于泐潭景祥禪師。出住烏回寺,次遷啟霞寺。為南岳下十四世,泐潭景祥禪師法嗣?!都翁┢諢翡洝肪硪欢袀鳌?
泉州南安人,字子亦。以遺恩入官,為興化軍錄事參軍,處事秉正。理宗時,改秩知寧都縣。博覽群書,工詩。有《容安稿》。
(1003—1073)宋開封考城人,字命之。仁宗天圣二年進士。為梓州路轉運使,治奪民田之奸吏。徙陜西,變鐵錢法,止盜鑄。又令稅輸本州,而轉錢以供邊糴,民受其惠,而兵食亦足。召為戶部副使,數(shù)平邊患。累遷龍圖閣學士、權知開封府。坐斷獄差失,出知兗州。
趙仲藏,曾知臨安府(《咸淳臨安志》卷八六)。
李時亭,神宗熙寧中官監(jiān)左藏庫。事見《輿地紀勝》卷一一一。
湛執(zhí)中,字適權,永福(今福建永泰)人。哲宗紹圣元年(一○九四)進士。官終南頓縣丞。事見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七。
張顯,字立道,德興(今屬江西)人。理宗淳祐四年(一二四四)進士。開慶元年(一一五九),以添差江州教授權充明道書院山長。景定二年(一二六一),除史館檢閱(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九)。有《雙澗文集》,已佚。清雍正《江西通志》卷八八有傳。
釋悟新(一○四三~一一一四),俗姓黃,韶州曲江(今廣東韶關)人。初謁棲賢秀鐵,自號死心叟,榜其居曰死心室。晚遷黃龍。為南岳下十三世,黃龍心禪師法嗣?;兆谡退哪曜?,年七十二(《釋氏疑年錄》轉引《五燈全書》卷三八)?!段鍩魰肪硪黄?、《補禪林僧寶傳》有傳。
陳宋輔,字公弼,寧德(今屬福建)人。孝宗淳熙五年(一一七八)進士,官郴州教授。明萬歷《寧德縣志》卷六有傳。
徐師,曾通判歙州(《宋詩紀事補遺》卷八七)。
趙汝旗,太宗八世孫(《宋史》卷二三○《宗室世系表十六》)。
左知微,臨海(今屬浙江)人?;兆谡桶四辏ㄒ灰灰话耍┻M士(清康熙《臨海縣志》卷五),官宣州教授。事見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三三。
洪夢炎(公元1225年前后在世),字季思,號然齋,宋代淳安養(yǎng)村人。夢炎有文集二十四卷,奏錄三卷,《高沙撫錄》、《荊襄稿》各一卷行于世。
鄭南(一○六四~一一六一),字明仲,寧德(今屬福建)人?;兆诔鐚幦辏ㄒ灰弧鹚模┨珜W上舍釋褐。大觀元年(一一○七),為符寶郎(《宋會要輯稿》選舉一九之二二),四年,知仙居縣(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一一)。政和初為國子司業(yè)。四年(一一一四),權發(fā)遣泉州(《宋會要輯稿》崇儒二之二五),遷福建、兩浙路提刑。高宗紹興二十七年(一一五七)九十三歲時贈秘閣修撰(同上書職官七七之七○)。終年九十七。事見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七。
饒廷直,字朝弼,建昌南城(今屬江西)人。高宗紹興二年(一一三二)進士(明正德《建昌府志》卷二四),調(diào)袁州司戶參軍。十年,通判鄧州。事見《夷堅丁志》卷一八。
薛純,嘗知大寧監(jiān)(《輿地紀勝》卷一八一)。
潘誠,綽號破頭潘,出生于公元1304元,元末后宋北方紅巾軍將領。1362年,因兵敗被元軍俘獲。
黃樞,字機先,南豐(今屬江西)人。寧宗慶元五年(一一九九)進士。官南雄州司法參軍(《宋史翼》卷三一)。事見清雍正《江西通志》卷五○。
嚴肅,字伯復,號鳳山,又號樸山,太和(今江西泰和)人。度宗咸淳中為秘書省??保ㄇ逵赫督魍ㄖ尽肪砥吡?。
林嗣復,字延叔,長樂(今屬福建)人。仁宗景祐元年(一○三四)進士。官太常博士。事見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六。
徐舜俞,嚴州建德(今屬浙江)人(清光緒《嚴州府志》卷一五)。真宗景德二年(一○○五)進士(《嚴州圖經(jīng)》卷一)。仁宗景祐三年(一○三六)知合州(清光緒《合州志》卷九)。
孫渤,徽宗崇寧間知黎城縣(清雍正《山西通志》卷九一)。
王毖,開封(今屬河南)人。仁宗景祐四年(一○三七)娶李昉曾孫女。曾以大理寺丞通判夔州,卒。事見《柯山集》卷五○《李夫人墓志銘》。
盱江人。少聰穎不群。聞張真牧有道行,往從之,得“九返”之術,有“逢江莫行,至沱則止”之說。后舟次九江江沱觜,頓悟,結茅修煉其中。度宗咸淳中封通慧孚惠真人。
劉燧叔,字用齋,莆田(今屬福建)人。矩子,煒叔兄。差監(jiān)審計院,官大理寺丞(《后村大全集》卷六五《除大理丞制》)。理宗淳祐間知連州。事見清道光《福建通志》卷一八○《劉矩傳》。
宋溫舒,京兆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。后晉時進士,官職方員外郎。宋太宗時官左拾遺,知耀州軍事。終起居郎(《東都事略》卷三七《宋湜傳》)。事見《宋史》卷二八七《宋湜傳》。
芮煇(一一二一~?),字國瑞,烏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高宗紹興十八年(一一四八)進士(《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》)。歷桐川主簿,提舉浙江西路常平,江西轉運判官,浙江東路提點刑獄,秘書少監(jiān),國子祭酒兼國史院編修,吏部侍郎,官至兵部尚書。事見清同治《湖州府志》卷七一。
孫鰲,字抃才?;兆诖笥^三年(一一○九)曾游紫閣,留宿草堂寺。事見《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》冊四一《草堂寺詩刻》。
張沃,福州永福(今福建永泰)人。仁宗天圣二年(一○二四)進士。官饒州都曹(清乾隆《福州府志》卷三六)。
鄭裕,莆田(今屬福建)人。曾為同邑高宗紹興三十年(一一六○)進士方萬家一經(jīng)堂題詩(《南宋文范·作者考上》),當與方同時。
謝塈,理宗時知處州(清乾隆《浙江通志》卷一一五)。官至司農(nóng)卿。事見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卷六七《謝塈除司農(nóng)卿》。
王彥博(一○三五~一○五五),字仲遠,濟州鉅野(今山東巨野)人。初應詔,以母喪未試。仁宗至和二年卒,年二十一。事見《樂靜集》卷二八《王侱遠墓志銘》。
徐時,孝宗淳熙時涇縣(今屬安徽)人(清嘉慶《涇縣志》卷三二)。
彭可軒,度宗咸淳時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(《閩詩錄》丙集卷一六)。
宋人。工畫羅漢,學盧楞伽。
劉坦之,字平子(《天臺續(xù)集別編》卷六《辭靈康廟留題》注),吳興(今浙江湖州)人。孝宗淳熙初知歙縣(明弘治《徽州府志》卷四)。光宗紹熙二年(一一九一),由廣東提舉罷。寧宗慶元二年(一一九六),知臺州,同年除湖北路提舉常平茶鹽(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九)。六年,主管武夷山?jīng)_佑觀。
詹羽,字翔父,寧德(今屬福建)人。孝宗隆興元年(一一六三)特奏名,官主簿。事見明嘉靖《寧德縣志》卷三。
林膚,字碩儒,福清(今屬福建)人。旦子。以蔭入仕?;兆诔鐚幦辏ㄒ灰弧鹚模?,因元符末上書事入黨籍。事見《宋史》卷三四三《林旦傳》,《元祐黨人傳》卷五有傳。
釋惟鳳,青城(今四川灌縣)人(《清波雜志》卷一一)。號持正。九僧之一。有《風雅拾翠圖》(《圣宋九僧詩·惟鳳》條下),已佚。今錄詩十五首。
趙汝暖,原名汝暌,號文林,上虞(今浙江上虞東南)人。太宗八世孫(《宋史·宗室世系表》一三)。寧宗慶元元年(一一九五)進士。官至諫議大夫。事見《歷朝上虞詩集》卷三。
戴燁,字明遠,號南隱。復古侄。官迪功郎。事見《石屏詩集》卷六《與侄南隱等賡和》。
留夢炎,字漢輔,號中齋,三衢(今浙江衢州)人。理宗淳祐四年(一二四四)進士。七年由鎮(zhèn)東軍節(jié)度判官除秘書正字,累遷著作郎。寶祐元年(一二五三)為軍器少監(jiān),四年除秘書少監(jiān)。恭帝德祐元年(一二七五)拜右丞相兼樞密使,十月進左丞相都督諸路軍馬,臨陣棄位而逃。元兵破衢州,降元,為翰林學士承旨。事見《宋歷科狀元錄》卷八、《南宋館閣續(xù)錄》卷七至九。
婺州金華人,字時晦,號約叟。汪大度弟。從呂祖謙游,祖謙弟呂祖儉卒,時距秋試才四日,乃舍之就道,護喪以歸。兄弟皆以義著聞。
呂當,樂陵(今山東樂陵縣西南)人。頤浩父。元豐間為祁州司法參軍。追贈太子太師(《北山集》卷二五《故父任宣德郎贈太子少師當贈太子太師》)。
宣州宣城人,字伯尹?;兆谡臀迥曛朽l(xiāng)貢第一。高宗建炎初,伏闕上書,言甚剴激,不報。值叛將圍宣城,親當鋒矢,以為眾倡。亂平,補迪功郎,調(diào)監(jiān)池州贍軍酒庫。盜發(fā),友端攝西安尉,力戰(zhàn)中矢而卒。
釋自清,賜號云風。高宗紹興中居大山寺。事見《蓮堂詩話》卷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