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筆寄甘健齋轉(zhuǎn)張曲江明府

走筆寄甘健齋轉(zhuǎn)張曲江明府朗讀

甘子壁上詩,慨然想見君有奇。甘子避世東墻下,君數(shù)顧之何所為。

其日示我一長篇,上傳山西巡撫忠襄蔡公賢。后有論贊三百言,睢陽之烈千古傳。

張君傳如韓退之,附載中軍應(yīng)都司。凜凜南八好男兒,方伯名與許遠(yuǎn)齊。

更有寧武周將軍,闔門戰(zhàn)死無孑遺。感公遺書自憤發(fā),愧死賀蘭不出師。

是時蔡公奉旨已解任,力戰(zhàn)十日,城破自經(jīng)三立祠。

勞瘠身輕不得死,時盛乃脫鐵甲加公衣。歸家手殺子與妻,再拜尸前經(jīng)樹枝。

門皂廝養(yǎng)二十余,祠前樹下尸累累。我同林子讀至是,默然無聲淚雨垂。

吏部曰公用人侵我吏,臺省曰公儒者不可使。國是日非士解體,傳中一一詳其事。

乃知張君不獨(dú)愛忠臣,能見大計有如此。我翻案上書,明季遺聞多刪除。

林子拍案大叫絕,何人今能為此說。甘子拱手君莫疑,此亦張君之所為。

朝出城西門,甘子送我乘桴行。江風(fēng)颯颯吹白蘋,石瀨回薄濺衣巾。

悔于南豐不識君。

魏禧 (1624年3月2日~1680年11月17日)明末清初散文家,與汪琬、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,與兄際瑞、弟禮合稱寧都三魏,三魏兄弟與彭士望、林時益、李騰蛟、岳維屏、彭任等合稱易堂九子。字冰叔,一字叔子,號裕齋。江西寧都人,明末諸生,明亡隱居翠微峰勺庭,人稱勺庭先生。后出游江南,以文會友,傳播其明道理、識時務(wù)、重廉恥、畏名義的學(xué)說,結(jié)納賢豪,以圖恢復(fù)。他的文章多頌揚(yáng)民族氣節(jié)人事,表現(xiàn)出濃烈的民族意識。還善于評論古人的業(yè)跡,對古人的是非曲直、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見解,著有《魏叔子文集》。

詩詞推薦

尺一催歸白玉京,浮云偏妒月華明。鳳凰遠(yuǎn)舉弋何慕,鶗鴂爭鳴草不馨。

館列翹才難致仕,杖攜靈壽莫扶傾。重瞳不見賈山久,猶駕軺車作德星。
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
窗影江光四面開,虛空無處得生埃。依依山頂云飛去,隱隱海門潮上來。

噴雪浪搥藏鶴冢,落花風(fēng)掃煉丹臺。吸江亭上多時坐,誰信茶甌勝酒杯。

衣冠早日見升平,談?wù)撚喝萁永铣?。?/p>
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
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
一色青松幾萬栽,異香薰路帶花開。
山門欲別心潛愿,更到蜀中還到來。
到處逢山便欲登,自疑身作住來僧。
徒行至此三千里,不是有緣應(yīng)不能。

滿目溪山筆下成,山邊山外有溪聲。憑君欲領(lǐng)溪山趣,但向綠榕橋上行。

清甘一派古祠邊,昨日親烹小鳳團(tuán)。

卻恨竟陵無品目,煩君粗鑒為嘗看。

記從論畫每謙辭,高眼于人寡索疵。與辨微芒折毫發(fā),幾曾贗鼎混真知。

山川不記何年別,城郭應(yīng)非昔所經(jīng)。

欲駐征車終日望,天河云雨晦冥冥。

朱陵桃子千年實(shí),楚國連城三獻(xiàn)非。鳳翥乍書花自雨,龍睛才點(diǎn)畫能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