駕幸長安奉使先往檢察
駕幸長安奉使先往檢察朗讀奉使至京邑,戒涂歷險(xiǎn)夷。首旬發(fā)定鼎,再信過灞池。
河山壯關(guān)輔,金火遞雄雌。文物淪霸運(yùn),靈符啟圣青。
宸扆闊臨御,巡幸順謳思。城闕生光彩,草樹含榮滋。
緹騎紛沓襲,翠旗曳葳蕤。童幼聞明主,耆老感盛儀。
輪袂交隱隱,廛陌滿熙熙。微臣昧所識(shí),觀俗書此詞。
奉使至京邑,戒涂歷險(xiǎn)夷。首旬發(fā)定鼎,再信過灞池。 河山壯關(guān)輔,金火遞雄雌。文物淪霸運(yùn),靈符啟圣青。 宸扆闊臨御,巡幸順謳思。城闕生光彩,草樹含榮滋。 緹騎紛沓襲,翠旗曳葳蕤。童幼聞明主,耆老感盛儀。 輪袂交隱隱,廛陌滿熙熙。微臣昧所識(shí),觀俗書此詞。

王無競 (652——705),字仲烈,排行第二,初唐詩人。其祖先為瑯邪人,因官遷徙居于東萊(今山東萊州),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孫。父親王侃,曾為棣州司馬。唐高宗儀風(fēng)二年(677年),應(yīng)下筆成章舉及第,自此解褐,授趙州欒城縣尉,歷官秘書省正字,轉(zhuǎn)右武衛(wèi)倉曹、洛陽縣尉,遷監(jiān)察御史,轉(zhuǎn)殿中侍御史。武后長安四年(704年)因彈劾宰相宗楚客、楊再思殿前失儀,宗楚客等大怒,轉(zhuǎn)為太子舍人,旋即貶蘇州司馬。唐中宗神龍?jiān)?705年),張易之等敗,又坐與其交往,再貶嶺外,在廣州,被仇家矯制搒殺之,年五十四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(jì)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(shí)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