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風(fēng)·衛(wèi)風(fēng)·伯兮
國風(fēng)·衛(wèi)風(fēng)·伯兮朗讀伯兮朅兮,邦之桀兮。伯也執(zhí)殳,為王前驅(qū)。
自伯之東,首如飛蓬。豈無膏沐?誰適為容!
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。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
焉得諼草?言樹之背。愿言思伯。使我心痗。
伯兮朅兮,邦之桀兮。伯也執(zhí)殳,為王前驅(qū)。 自伯之東,首如飛蓬。豈無膏沐?誰適為容! 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。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 焉得諼草?言樹之背。愿言思伯。使我心痗。
譯文注釋
譯文
我的丈夫真威猛,真是邦國的英雄。我的丈夫執(zhí)長殳,做了君王的前鋒。
自從丈夫東行后,頭發(fā)散亂像飛蓬。膏脂哪樣還缺少?為誰修飾我顏容!
天要下雨就下雨,卻出太陽亮燦燦。一心想著我丈夫,想得頭痛也心甘。
哪兒去找忘憂草?種它就在屋北面。一心想著我丈夫,使我傷心病懨懨。
注釋
伯:兄弟姐妹中年長者稱伯,此處系指其丈夫。朅(qiè):英武高大。
桀:同“杰”。
殳(shū):古兵器,杖類。長丈二無刃。
膏沐:婦女潤發(fā)的油脂。
適(dí):悅。
杲(gǎo):明亮的樣子。
諼(xuān)草:萱草,忘憂草,俗稱黃花菜。
背:屋子北面。
痗(mèi):憂思成病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關(guān)于此詩的題旨、背景,《毛詩序》解釋為:“《伯兮》,刺時(shí)也。言君子行役,為王前驅(qū),過時(shí)而不反焉。”意思是說:理想的政治不應(yīng)該使國人行役無度,以至破壞了他們的家庭生活。實(shí)際所謂“刺”在詩中并無根據(jù),不過作者所表達(dá)的儒家政治理想,卻是符合詩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。
詩詞推薦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(jì)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(shí)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