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寶釵樓上妝梳晚
采桑子·寶釵樓上妝梳晚朗讀寶釵樓上妝梳晚,懶上秋千。閑撥沈煙。金縷衣寬睡髻偏。
鱗鴻不寄遼東信,又是經(jīng)年。彈淚花前。愁入春見十四弦。
寶釵樓上妝梳晚,懶上秋千。閑撥沈煙。金縷衣寬睡髻偏。 鱗鴻不寄遼東信,又是經(jīng)年。彈淚花前。愁入春見十四弦。

陸游 (1125—1210),字務觀,號放翁。漢族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南宋著名詩人。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,高宗時應禮部試,為秦檜所黜。孝宗時賜進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軍旅生活,官至寶章閣待制。晚年退居家鄉(xiāng)。創(chuàng)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,內(nèi)容極為豐富。著有《劍南詩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學庵筆記》等。
譯文注釋
譯文
女子在閨閣梳妝打扮后,慵懶地蕩秋千。悠閑地撥弄沉香,花冠不整,衣寬髻偏。
沒有遠方情人的書信寄來,而且多年如此?;ㄇ皳]淚,思緒纏綿盡傾訴給十四弦。
注釋
寶釵樓:泛指女子所居的樓閣,取其字面的華美。
沉煙:香燃燒時的香煙。此指沉香。
金縷衣:以金絲聯(lián)綴玉片制成的衣服。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。此指華貴的衣服。
鱗鴻:猶言魚雁,古人認為魚和雁都能代人傳遞書信。
遼東,古代郡名,今遼寧東南部遼河以東地區(qū)。這里泛指遙遠的地方,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。
十四弦:一種十四根弦的彈撥樂器。又疑指箏,箏本十三弦,此處因平仄所限,將三作四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此詞是“花間”詞的傳統(tǒng)題材、傳統(tǒng)格調(diào),其寫作年月待考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晚開。應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