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路歌
臨路歌朗讀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(jì)。
馀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
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。
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(jì)。 馀風(fēng)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 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。
李白 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(yù)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jì)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 李白 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(dāng)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(jì)念館。
譯文注釋
譯文
大鵬奮飛啊振過八方,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濟(jì)。
所余之風(fēng)啊可以激勵(lì)萬世,東游扶桑啊掛住了我的左袖。
后人得此消息而相傳,仲尼已亡,還有誰能為我之死傷心哭泣。
注釋
路:應(yīng)為“終”之誤。
八裔 :八方荒原之地。
中天:半空。摧:摧折。
馀風(fēng):遺風(fēng)。激:激蕩、激勵(lì)。萬世:千秋萬世。
扶桑: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樹,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。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征,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邊。掛:喻腐朽勢力阻撓。石:王琦輯注《李太白文集》注云:當(dāng)作“左”。左袂,即左袖。
得:知大鵬夭折半空。
“仲尼”句:此處用孔子泣麟的典故。傳說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異獸。魯哀公十四年(前481年),魯國獵獲一只麒麟,孔子認(rèn)為麒麟出非其時(shí),而被捕獲,非常難受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根據(jù)裴斐《李白年譜簡編》,此詩作于唐代宗寶應(yīng)元年(762年),即李白去世當(dāng)年。這首詩題中的“路”字,可能有誤。根據(jù)詩的內(nèi)容,聯(lián)系唐代李華在《故翰林學(xué)士李君墓銘序》中說:“年六十有二不偶,賦臨終歌而卒。”則“臨路歌”的“路”字當(dāng)與“終”字因形近而致誤,“臨路歌”即“臨終歌”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(jì)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(shí)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