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十九日復(fù)上宰相書
后十九日復(fù)上宰相書朗讀二月十六日,前鄉(xiāng)貢進(jìn)士韓愈,謹(jǐn)再拜言相公閣下:
向上書及所著文后,待命凡十有九日,不得命??謶植桓姨佣?,不知所為,乃復(fù)敢自納于不測之誅,以求畢其說,而請命于左右。
愈聞之: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然后呼而望之也。將有介于其側(cè)者,雖其所憎怨,茍不至乎欲其死者,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。彼介于其側(cè)者,聞其聲而見其事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然后往而全之也。雖有所憎怨,茍不至乎欲其死者,則將狂奔盡氣,濡手足,焦毛發(fā),救之而不辭也。若是者何哉?其勢誠急而其情誠可悲也。
愈之強學(xué)力行有年矣。愚不惟道之險夷,行且不息,以蹈于窮餓之水火,其既危且亟矣,大其聲而疾呼矣。閣下其亦聞而見之矣,其將往而全之歟?抑將安而不救歟?有來言于閣下者曰:“有觀溺于水而爇于火者,有可救之道,而終莫之救也?!遍w下且以為仁人乎哉?不然,若愈者,亦君子之所宜動心者也。
或謂愈:“子言則然矣,宰相則知子矣,如時不可何?”愈竊謂之不知言者。誠其材能不足當(dāng)吾賢相之舉耳;若所謂時者,固在上位者之為耳,非天之所為也。前五六年時,宰相薦聞,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,與今豈異時哉?且今節(jié)度、觀察使及防御營田諸小使等,尚得自舉判官,無間于已仕未仕者;況在宰相,吾君所尊敬者,而曰不可乎?古之進(jìn)人者,或取于盜,或舉于管庫。今布衣雖賤,猶足以方乎此。情隘辭蹙,不知所裁,亦惟少垂憐焉。
愈再拜。
二月十六日,前鄉(xiāng)貢進(jìn)士韓愈,謹(jǐn)再拜言相公閣下: 向上書及所著文后,待命凡十有九日,不得命??謶植桓姨佣荩恢鶠?,乃復(fù)敢自納于不測之誅,以求畢其說,而請命于左右。 愈聞之: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然后呼而望之也。將有介于其側(cè)者,雖其所憎怨,茍不至乎欲其死者,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。彼介于其側(cè)者,聞其聲而見其事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然后往而全之也。雖有所憎怨,茍不至乎欲其死者,則將狂奔盡氣,濡手足,焦毛發(fā),救之而不辭也。若是者何哉?其勢誠急而其情誠可悲也。 愈之強學(xué)力行有年矣。愚不惟道之險夷,行且不息,以蹈于窮餓之水火,其既危且亟矣,大其聲而疾呼矣。閣下其亦聞而見之矣,其將往而全之歟?抑將安而不救歟?有來言于閣下者曰:“有觀溺于水而爇于火者,有可救之道,而終莫之救也。”閣下且以為仁人乎哉?不然,若愈者,亦君子之所宜動心者也。 或謂愈:“子言則然矣,宰相則知子矣,如時不可何?”愈竊謂之不知言者。誠其材能不足當(dāng)吾賢相之舉耳;若所謂時者,固在上位者之為耳,非天之所為也。前五六年時,宰相薦聞,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,與今豈異時哉?且今節(jié)度、觀察使及防御營田諸小使等,尚得自舉判官,無間于已仕未仕者;況在宰相,吾君所尊敬者,而曰不可乎?古之進(jìn)人者,或取于盜,或舉于管庫。今布衣雖賤,猶足以方乎此。情隘辭蹙,不知所裁,亦惟少垂憐焉。 愈再拜。
韓愈 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學(xué)家、哲學(xué)家、思想家,河陽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漢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稱韓吏部。謚號“文”,又稱韓文公。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(dǎo)者,主張學(xué)習(xí)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,破駢為散,擴(kuò)大文言文的表達(dá)功能。宋代蘇軾稱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,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 韓愈 在思想上是中國“道統(tǒng)”觀念的確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譯文注釋
譯文
二月十六日,前鄉(xiāng)貢進(jìn)士韓愈,恭敬地再次稟告相公閣下:
前些日我曾呈上一封書信和所做的文章,等候您的指示已經(jīng)十九天了,沒有得到回音。我惶恐不安不敢離去,不知道怎么辦才好。于是我寧愿再次領(lǐng)受意想不到的責(zé)備,來要求陳述完我的意見,并向您請教。
我聽說:陷入水火之中的人,求人幫忙免除災(zāi)難,并不因為那人和自己有父兄子弟一樣的慈愛感情,才去呼喊他、指望他。而是希望在他旁邊的人,即使與自己有怨恨,只要還不至于希望自己死去的,就要大聲趕快呼喊,希望他施行仁義。那在他旁邊的人,聽見他的呼聲和看見這種情形,也不會因為和他有父兄子弟一樣的慈愛感情才去保全他的生命。即使與他有怨恨,只要還不至于希望他死去的人,就要拼命跑去用盡力氣,弄濕手腳,燒焦毛發(fā),救起他而不會去躲避。這樣做是為了什么呢?是因為那情形確實危急,他的心情確實叫人可憐。
我努力學(xué)習(xí),并且身體力行有好些年了。我沒有考慮道路的艱險和平坦,一直前行沒有停止過,以至于陷于窮困饑餓的水深火熱中,那種情形既危險又急迫,我已經(jīng)大聲趕快呼喊了,閣下大概也聽見和看見了,您是前來救我呢?還是安穩(wěn)地坐著不來救呢?有人向您說:“有人看見被水淹和被火燒的人,雖然有可以救人的辦法卻始終沒有去救。”閣下您認(rèn)為他是個仁義君子嗎?如果不這樣認(rèn)為,那么像我這樣的人,也就是君子應(yīng)該動心同情的了。
有人對我說:“你的話是對的,宰相是了解你的,只是時機(jī)不許可,怎么辦呢?”我認(rèn)為他不會講話,實在是他的才能不值得我們賢明宰相的推薦罷了。至于所說的時機(jī),本來就是處在上層地位的人所造成的,并不是上天安排的。前五六年時,宰相向上推薦,尚且有從平民中提拔的,這和今天難道時機(jī)不同嗎?況且節(jié)度使、觀察使和防御使、營田使等地位較低的官員,還能夠自己薦舉判官,而沒有區(qū)分他已經(jīng)做過官還是沒有做過官的。何況是宰相,我們君主所尊敬的人,卻能說“不可”嗎?古時候推薦人才,有的從盜賊中選取,有的從管理倉庫的人中推薦。今天我這個平民雖然地位低賤,但還是足夠和這些人相比的。我的情況窘迫,言辭急切,不知道怎樣斟酌才合適,只希望您稍微能施以愛惜人才的心。
韓愈再拜。
注釋
指唐德宗貞元十一年(公元年)二月十六日。
鄉(xiāng)貢:唐代由州縣考試合格后推選出來貢到尚書省參加進(jìn)士考試的叫做“鄉(xiāng)貢進(jìn)士”。
相公:對宰相的稱呼,“公”是推尊之辭。亦說官至宰相,必然封為“公”,故稱“相公”。
向:以前,此指上次、前次(韓愈曾在十九天前的正月二十七日第一次上書宰相)。著:作、寫。
待命:等待指示。
逃遁:逃走,此指離開。
不知所為: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復(fù):再,又一次。自納:自己招惹。不測之誅:不可測度的責(zé)罰。誅:責(zé)備、責(zé)罰。
畢:完畢,盡。
左右:寫信時對對方的尊稱。
蹈:踐踏,此指遭遇。蹈水火:遭遇到水災(zāi)、火災(zāi)。免:免除災(zāi)害。
惟:只,僅僅。
將:表示假設(shè)之詞。介:處于,接近。介乎其側(cè):處在或接近他身旁。
茍:假如。
疾呼:急速地喊叫。仁:作動詞,施以仁愛。
彼:那個。
往而全之:上前搭救保全他。
狂奔盡氣:快步奔跑使盡力氣。
濡(rú):沾濕,潤澤。
焦:燒焦,被火燒。
辭:推卸。
是:這,這樣。
勢:形勢、趨勢。誠:實在,的確。
強學(xué)力行:奮發(fā)學(xué)習(xí),努力實踐。有年:多年。
惟:想,考慮。險夷:危險和安全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愚笨從不考慮道路的危險和平安。
息:停止。
既:已經(jīng)。亟(jì)急迫。
抑(yì)
爇(ruò):點燃,焚燒。
道:辦法,能力。
且:將。仁人:仁愛的人。
若:如,像。
宜:應(yīng)當(dāng)。
或:有人,有的人。
子:古代對男子的尊稱,此指韓愈。然:對,正確。
時不可:時機(jī)不允許。何:奈何,怎么辦。
竊:私自。不知言者:不了解情況的人,不懂情況的人。
材:同“才”。
固:本來。
薦聞:向上推薦。聞:奏聞。
尚:且。布衣:平民。抽擢(zhuó):選拔提升,提拔。
節(jié)度:節(jié)度使,掌管邊疆地區(qū)軍務(wù)、財政的大臣。觀察使:掌管州縣官吏政績、兼管民事的長官。防御:防御使,掌管軍事的長官,多有當(dāng)?shù)卮淌芳嫒?。營田使:掌管軍隊屯墾的官員。小使:與節(jié)度使、觀察使相比較,地位、權(quán)力都小得多的官員,此指防御使、營田等。
判官:節(jié)度使、觀察使、防御使的屬官。
間:區(qū)別。仕:做官。
君:皇帝。
進(jìn):舉薦,推薦。進(jìn)人:推薦人才。
《禮記·雜記》記載,管仲曾從盜賊中提拔兩人為官。
管庫:管理倉庫的人。《禮記·檀弓》記載,春秋末年晉國的趙文子在管倉庫的人中提拔了七十多名人才。
賤:卑賤、低下。
方:比,比擬。
隘(ài):窘迫。蹙(cù):緊迫、急促。
惟:希望。垂憐:加以憐惜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后十九日復(fù)上宰相書是韓愈第二次給宰相寫信,此前十九日他曾給宰相謝兩人第一封信,故名“后十九日復(fù)上宰相書”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