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子瞻和陶詩
跋子瞻和陶詩朗讀子瞻謫嶺南,時宰欲殺之。 飽吃 惠州 飯,細和淵明詩。 彭澤千載人,東坡百世士。 出處雖不同,風味乃相似。
黃庭堅 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魯直,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洪州分寧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)人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,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,與杜甫、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 黃庭堅 為其中一宗)之稱。與張耒、晁補之、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,合稱為“蘇門四學士”。生前與蘇軾齊名,世稱“蘇黃”。著有《山谷詞》,且 黃庭堅 書法亦能獨樹一格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譯文注釋
譯文
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,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。
他飽吃了惠州的飯,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。
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,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。
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,情況雖有不同,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,卻是多么相似啊。
注釋
跋(bá):文體的一種,多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后面。
子瞻:即蘇軾,字子瞻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。
和陶詩:和陶淵明的詩。
嶺南:地區(qū)名,指五嶺以南地區(qū)。
時宰:當時的執(zhí)政者,指章悖。
飽吃惠州飯:哲宗紹圣元年(1094年),蘇軾被貶官,至惠州安置,時達三年。惠州:今福建。
彭澤:地名,在今江西九江東北部。陶淵明曾在此地作縣令,因不愿“為五斗米折腰”而辭官歸鄉(xiāng)。這里以彭澤指代陶淵明。
處:隱居田園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建中靖國元年(1101年),蘇軾病逝常州。崇寧元年(1102年),詩人知太平州,九天即被罷官。當時趙挺之為相,仇視詩人,欲置之死地。詩人聯(lián)系自身遭遇,寫下這首詩來表達對蘇軾的深沉憶念和崇敬。
詩詞推薦
花枝婭姹搖春風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晚開。應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