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西樓月下當(dāng)時見
采桑子·西樓月下當(dāng)時見朗讀西樓月下當(dāng)時見,淚粉偷勻。歌罷還顰。恨隔爐煙看未真。
別來樓外垂楊縷,幾換青春。倦客紅塵。長記樓中粉淚人。
西樓月下當(dāng)時見,淚粉偷勻。歌罷還顰。恨隔爐煙看未真。 別來樓外垂楊縷,幾換青春。倦客紅塵。長記樓中粉淚人。

晏幾道 (1030-1106,一說1038—1110 ,一說1038-1112),男,漢族,字叔原,號小山,著名詞人,撫州臨川文港沙河(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(jìn)賢縣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歷任潁昌府許田鎮(zhèn)監(jiān)、乾寧軍通判、開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詞風(fēng)哀感纏綿、清壯頓挫。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,稱晏殊為大晏,稱 晏幾道 為小晏。《雪浪齋日記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詞,不愧六朝宮掖體?!比纭耳p鴣天》中的“舞低楊柳樓心月,歌盡桃花扇底風(fēng)”等等詞句,備受人們的贊賞。
譯文注釋
譯文
記得那年月夜,在西樓相會。你偷偷地抹去臉上的淚水。唱罷了歌兒,還皺著雙眉。只恨香爐煙裊裊,你的容貌未看仔細(xì)。
別來光陰逝如水,樓外的柳絲,幾次生綠。在塵世中奔波,我已很累。唯有你的嬌容,時時在縈繞腦際。
注釋
采桑子,詞牌名,又名丑奴兒,羅敷媚等。雙調(diào)四十四字,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。
西樓,乃當(dāng)時聽歌見人之地,宋人詞中多以“西樓”“西廂”“西窗”為名。
淚粉偷勻:暗自擦干淚水,重把粉搽勻。
還顰(pín):卻皺著眉。還,卻。顰,皺眉。
青春:春天。
倦客紅塵:厭倦了客居,指奔走在外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晏幾道在熙寧二年(1069年)守制結(jié)束后,結(jié)識了一個歌女。后因晏幾道被朝廷委派去長安當(dāng)一小吏,兩人不久就分別了。任滿后,他一度回到汴京,卻已無法找到這位歌女。詞人后來回憶當(dāng)年同歌女在西樓相遇的情景,寫下了該詞。
詩詞推薦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(jì)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