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當(dāng)之有愧】單字解釋
之:基本詞義 ◎ 之 zhī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象艸過屮。枝莖益大。本義:出,生出,滋長) (2) 同本義 [grow] 之,出也。象艸過屮,枝莖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?!墩f文》 如語焉而未之然?!抖Y記》。俞樾平議:“此之字乃其本義。未之者,未出也?!?(3)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[go to;leave] 之,適也。——《廣雅》 自伯之東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伯兮》 之沛公軍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(jì)》 之虛所賣之。(“虛”同“墟”)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(qū)寄傳》 佯狂不知所之者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吾欲之南海,何如?—— 清· 彭端淑《為學(xué)一首示子侄》 (4) 又如: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到);之官(上任;前往任所);之國(前往封地);之適(前往) 詞性變化 ◎ 之 zhī 〈代〉 (1) 指示人或事物,相當(dāng)于“這個”“那個” [this;that] 宣王說之。(之:指南郭...
當(dāng):基本詞義 ◎ 當(dāng) 當(dāng) dāng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田,尚聲。本義:兩塊田相當(dāng)、相等) (2) 對等;相當(dāng)于 [equal;be equal to] 當(dāng),田相值也?!墩f文》 必當(dāng)其位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孟夏紀(jì)》 蔽賢者當(dāng)之。——《孟子·離婁下》 朱也當(dāng)御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 當(dāng)之者戕焉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一》 (3) 又如:旗鼓相當(dāng);門當(dāng)戶對;當(dāng)才(才能與所任之事相當(dāng));當(dāng)匹(匹敵;對等);實力相當(dāng) (4) 面對著 [face;turn towards] 木蘭當(dāng)戶織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(5) 又如:當(dāng)戶(對著門戶);當(dāng)風(fēng)(正對著風(fēng));當(dāng)著矮人,別說短話(面對著某種有缺陷的人,不要說有關(guān)他短處的話,以避影射之嫌);當(dāng)頭對面(面對面) (6) 擔(dān)任;充當(dāng) [work as;serve as]。如:當(dāng)轅(駕轅);當(dāng)槽的(店房伙計、酒保一類的人);當(dāng)值(值班);當(dāng)御省禁(值班于官禁之內(nèi)) (7) 承擔(dān) [bear;undertake] 念竇娥葫蘆...
愧:基本詞義 ◎ 愧 kuì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心,鬼聲。本義:慚愧) (2) 同本義。同“媿” [ashamed] 小則如愧?!抖Y記·儒行》 尚不愧于屋漏?!对姟ご笱拧ひ帧?不愧于人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何人斯》 雖顏慚未知心愧。——《魏書·列女傳》 縱上不殺我,我不愧于心乎?——《史記·張耳陳余列傳》 諶雖暴抗,然聞言則大愧流汗?!?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狀》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 下恐愧吾師矣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茲游快且愧矣?!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》 兼愧貴家子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(3) 又如:愧心(內(nèi)心慚愧);愧悔(慚愧后悔);愧服(衷心佩服他人,自慚不如);愧灼(極言慚愧之意);愧天作人(上愧對天理,下愧對人事) (4) 折辱人;使羞慚 [ashame] 昭王聞之,欲愧之以辭?!稇?zhàn)國...
有:基本詞義 ◎ 有 yǒu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金文字形,從又(手)持肉,意思是手中有物。本義:具有,與“無”相對) (2) 同本義 [have;possess] 有,不宜有也。春秋傳曰:“日月有食之。”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掩日者月也。故許云月有食之,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。 一有一亡曰有。——《谷梁傳·莊公二十八年》 大有眾也?!兑住るs卦》 有備無患?!蹲髠鳌は骞荒辍?天若有情天亦老?!钯R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 (3) 又如:有來有去(有板有眼);有命無運(yùn)(謂命好,運(yùn)氣卻不好);有酒膽無飯力(表面剛強(qiáng),骨子里懦弱);有竡劃沒是處(雖有安排,但無法實現(xiàn)。喻指無處下手之意);有尺水行尺船(指量力而行);有天無日頭(天色已晚);有腿沒褲子(形容很窮);有氣的死人(比喻人無本事,不起什么作用);有門楹人家(有聲望、有地位的人家;官宦之家)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