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
[宋代] 孫元卿
孫元卿,字東伯,樂清(今屬浙江)人。淳熙八年(一一八一)進士。歷太學正(《攻愧集》卷三九《主管戶部架閣孫元卿太學正》)。光宗紹熙五年(一一九四)除武學博士(《止齋集》卷一八)。官至國子監(jiān)丞。事見明永樂《樂清縣志》卷七。今錄詩三首。

[宋代] 王賞
王賞,字望之,南宋眉州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生卒年不詳,史學家王稱之父,曾任實錄修撰官。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二——十三年間(1142-1143),官任實錄修撰,為人剛正不阿,實話實說,如實記載,絕不違心褒貶。他喜愛歷史,對北宋歷史做了大量資料收集及長編草稿的工作,準備撰寫北宋歷史。他死后,他的兒子王稱對北宋的歷史也十分感興趣,遂子繼父志,致力于史學。王稱搜集北宋9朝的事跡,加以整理、排比,編輯成130卷的《東都事略》。

[宋代] 章造
章造,建安(今福建建甌)人。仁宗景祐元年(一○三四)進士(清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三三),一日天圣八年(一○三○)進士(《宋詩紀事小傳補正》卷二)。官清海軍節(jié)度掌書記,早卒(《元豐類稿》卷四五《永興尉章佑妻夫人張氏墓志銘》)。

[宋代] 章縡
(1054—1119)建州浦城人,寓居蘇州,字伯成。章楶子。神宗熙寧九年進士。哲宗元祐三年知三泉縣,調知蕭山,累遷宗正寺丞?;兆诩次?,提舉江南東路常平。奏對稱旨,留為開封府推官。遷戶部郎中,出任淮南東路提點刑獄、權知揚州兼提舉香鹽事。會蔡京更鈔法,江淮商賈束手無措,至有自殺者,乃上疏言鈔法誤民,請如約以示信,忤旨降兩官。蔡京又誣其弟章綖私鑄錢,連坐竄臺州。政和元年復故官,提點成都府路刑獄,徙京東東路。積官朝奉大夫。

[宋代] 陳炤
宋常州無錫人,字光伯,號肖梅。少工詞賦。度宗咸淳元年進士。為丹徒縣尉,累遷知朐山縣,奔母喪歸。恭帝德祐元年,元兵攻常州,知州姚訔辟為通判,率兵御之,自夏至冬,協(xié)力固守。后城破,巷戰(zhàn)而死。

[宋代] 餘玠
(?—1253)隆興分寧人,寓居蘄州,字義夫。少為白鹿洞諸生,后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,抗擊蒙古,累立戰(zhàn)功,擢工部郎官。理宗淳祐元年率兵援安豐,升淮東制置副使。進言愿以恢復全蜀為己任,尋授兵部侍郎、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。于任上大更弊政,遴選官吏,筑館招賢,整頓軍紀,屯田耕稼;又筑釣魚、青城等十余山城,聚兵積累,加強戰(zhàn)備。在蜀十年,屢退蒙古入侵。寶祐元年,因朝廷猜疑,召赴臨安,服毒自殺。

[宋代] 翁蒙之
(1123—1174)宋建州崇安人,字子功。翁彥深孫。以祖蔭補常山尉。趙鼎卒,柩過常山,郡守迎合秦檜旨意,搜鼎知舊往來書疏。蒙之護喪,密使焚之,郡守坐以他罪罷官。孝宗初,召為司農丞。

[宋代] 清豁
清豁(?-976),生年不詳,宋初福建漳州保福院僧。俗姓張,泉州(今屬福建省)人。他博學能文,精通佛典,以高行受知于武寧軍節(jié)度使陳洪進,以名上宋太祖,賜號曰“性空禪師”。一說,保福清豁(?-972),泉州(今福建泉州)人。年少聰穎,素蘊孤操,志探祖道。禮鼓山神宴國師,落發(fā)稟具。初參大章契如庵主,次謁龍山和尚而領悟玄旨。后住漳州保福寺。臨入寂滅,囑言勿置墳塔,遂入山坐化。刺史陳洪進奏,賜號性空大師。

[宋代] 石恪
成都郫人,字子專。性滑稽,有口辯。雖博綜儒學,志唯好畫。工畫佛道人物,始師張南本,后筆畫縱逸,不專規(guī)矩。太祖乾德三年孟蜀平,至汴京,被旨畫相國寺壁,授以畫院之職,不就,堅請還蜀,許之。

[宋代] 鄭僑
興化軍莆田人,字惠叔,號回溪。孝宗乾道五年進士第一。除著作郎兼國史實錄院屬官,以《左氏春秋》侍講東宮。寧宗即位,拜參知政事,進知樞密院事。黨禁起,出知福州。后以觀文殿學士致仕。卒謚忠惠。善行草書。

[宋代] 晏知止
晏知止,本名崇讓,臨川(今江西撫州)人,晏殊第四子(《文忠集》卷二二《侍中晏公神道碑銘》)。仁宗皇祐元年(一○四九)進士(清同治《臨川縣志》卷三六)。神宗熙寧四年(一○七一),為江南東路提點刑獄兼提舉本路鹽事。元豐元年(一○七八)知蘇州(民國《吳縣志》卷七)。八年,知澤州,改晉州。哲宗元祐元年(一○八六)為梓州路轉運副使。六年,知蔡州;七年,知壽州(同上書卷四五四、四七四)。官至朝請大夫。事見《宋史》卷三一一《晏殊傳》。

[宋代] 章友直
(1006—1062)建州浦城人,字伯益。性自放,不屑應舉。族人章得象為相,欲以恩補官,辭之。遍游江淮嶺海間,博通經史,精音樂,工篆書。能以篆筆作畫,善繪龜蛇。仁宗嘉祐中,詔篆《石經》于太學,授將作監(jiān)主簿,固辭不就。

[宋代] 林伯成
林伯成,字知萬,長樂(今屬福建)人。孝宗淳熙十四年(一一八七)武舉進士。寧宗慶元中為閤門舍人(《宋會要輯稿》選舉二一之七)。嘉泰四年(一二○四)充賀金國正旦副使(《建炎以來朝野雜記》乙集卷一八)。歷知高郵軍、真州(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○)、桂陽軍(明嘉靖《衡州府志》卷一)。

[宋代] 黃仲通
(986—1059)宋韶州曲江人,名正,以字行。仁宗天圣二年進士。授大名府司理參事。王洙主河北漕,辟為衛(wèi)州推官。以王旦、杜衍薦改著作佐郎。歷知惠州。儂智高攻廣州,仲通在惠加強戰(zhàn)備,民賴以無恐。秩滿乞歸。

[宋代] 李公晦
宋邵武人,字公晦,號果齋。寧宗嘉定七年進士。歷泉州觀察推官,國子錄、通判辰州。受學于朱熹,真德秀以師友禮之。被劾歸里,講論學問,學者畢集。有《禹貢解》、《傳道精語》、《朱子年譜》等。

[宋代] 婁機
(1133—1211)嘉興人,字彥發(fā)。孝宗乾道二年進士。累官至太常少卿兼權中書舍人。以力阻韓侂胄開邊去職。侂胄敗,召為吏部侍郎,進參知政事。在官守法度,惜名器,稱獎人才,不遺寸長。以資政殿學士致仕。卒謚忠簡。平生深于書學,尺牘人多藏弆。有《班馬字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