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大全

[宋代] 裴湘
裴湘,字楚老,河?xùn)|(今山西永濟(jì)西南)人(《青箱雜記》卷一○),愈子。仁宗景祐三年(一○三六)為內(nèi)殿崇班、內(nèi)殿承制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一一九)。有《肯堂集》,已佚,李淑曾為之序(《青箱雜記》卷一○)。

[宋代] 查道
查道(955—1018)宋代大臣,著名孝子。字湛然,歙州休寧(今屬安徽)人,查元方子。幼沉靜不群,罕言笑,喜親筆硯,以詞學(xué)稱。端拱初(988)舉進(jìn)士高第。起家館陶尉??軠?zhǔn)薦其才,授著作佐郎。大中符祥元年(1008)直史館。遷刑部員外郎,預(yù)修冊府元龜。三年,進(jìn)秩兵部,為龍閣待制。道秉性純厚,有犯不校,所至務(wù)寬恕,以是頗少治績。道著有文集二十卷,《宋史本傳》傳于世。

[宋代] 戴良齊
宋臺州黃巖人,字彥肅,號泉溪。理宗嘉熙二年進(jìn)士。累官秘書少監(jiān)。以古文鳴,精于性理之學(xué)。有《中說辨妄》、《通鑒前紀(jì)》、《曾子遺書》、《論語外書》、《孔子年譜》、《七十子說》等。

[宋代] 楊承祖
楊承祖,字慶襲,漳州龍溪(今福建漳州龍海市)人。汝南孫。以祖蔭入仕,調(diào)邕州司理參軍,再調(diào)循州推官。寧宗嘉泰四年(一二○四),知安溪縣(明嘉靖《安溪縣志》卷三)。復(fù)通判循州,攝知惠州。嘉定間知新州(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一六)。十五年,由知梅州任罷(《宋會要輯稿》職官七五之三一)。歸作歸耕亭,日游其間。明嘉靖《龍溪縣志》卷八有傳。今錄詩四首。

[宋代] 王平子
王平子,南宋吳郡(今蘇州)人。今存詞一首。錄如下:《謁金門·春恨》:“書一紙,小砑吳箋香細(xì)。讀到別來心下事,蹙殘眉上翠。怕落傍人眼底,握向酥胸兒里。針線不忺收拾起,和衣和悶睡?!痹~寫一女子收到旅外情郎寄回書信時的心情和動作,表達(dá)了對遠(yuǎn)方情人的深深思念。

[宋代] 嚴(yán)參
[約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]字少魯,自號三休居士,邵武(一作昭武)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。與嚴(yán)羽、嚴(yán)仁齊名,時號“三嚴(yán)”。志氣高傲,不喜廣交延譽(yù)。生平事跡不可考。參能詞,所作可于花庵詞選中見之。

[宋代] 王辟疆
王辟疆,字弱翁。仁宗嘉祐六年(一○六一)以著作佐郎簽書虢州軍事判官。神宗熙寧九年(一○七六)為太常博士(清嘉慶《零陵縣志》卷一四)。事見《宋詩紀(jì)事補(bǔ)遺》卷一五引華山?jīng)鲕庮}名石刻。今錄詩三首。

[宋代] 楊愿
(1101—1152)吳郡人,字原仲?;兆谛湍┭a(bǔ)太學(xué)錄。金兵陷汴京,愿奔濟(jì)州。高宗立,以秦檜薦,為樞密院編修官。登紹興二年進(jìn)士第。檜擅權(quán),召為秘書丞,愿一意迎合,相與攻劾高閌、李光、文會等人,累遷端明殿學(xué)士、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。罷提舉太平觀。官終知建康府。

[宋代] 周晉
周晉(生卒年不詳),字明叔,號嘯齋,其先濟(jì)南(今屬山東)人,自祖秘起寓居吳興(今浙江湖州)。晉于紹定四年(1231)官富陽令。嘉熙末淳祐初,為福建轉(zhuǎn)運使干官。累監(jiān)衢州、通判柯山。寶祐三年(1255),知汀州。晉富藏書,工詞。詞作多散佚?!督^妙好詞》卷三載其詞三首,分別為《點絳唇》,《清平樂》,《柳梢青》。

[宋代] 陳執(zhí)中
(990—1059)宋洪州南昌人,字昭譽(yù)。陳恕子。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。向真宗進(jìn)《演要》,乞立太子,擢右正言。仁宗慶歷初以工部侍郎再知青州,鎮(zhèn)壓王倫。四年,召拜參知政事。累遷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昭文館大學(xué)士。凡權(quán)勢者所引為三司勾當(dāng)公事及監(jiān)場務(wù)官,皆奏罷之。在中書八年,人不敢以私事相求。以事劾罷,出判亳州。以司徒、岐國公致仕。卒謚恭。

[宋代] 錢景諶
杭州臨安人。錢惟演孫。登進(jìn)士第。初赴開封解試,王安石譽(yù)其文于公卿間,遂執(zhí)弟子禮。嘗言青苗、助役之法利少害多,他日必為民患。安石為相,欲令其治峽路役書,且委以戎、瀘蠻事。景諶請擇知兵愛人者,安石大怒,遂與之絕。神宗熙寧末,從張景憲辟知瀛州,終身為外官,仕至朝請郎卒。

[宋代] 宋之瑞
宋之瑞,字伯嘉,號樵隱(《天臺續(xù)集別編》卷五),天臺(今屬浙江)人。孝宗隆興元年(一一六三)進(jìn)士。乾道八年(一一七二)為江陰軍教授(明嘉靖《江陰縣志》卷一二)。淳熙十三年(一一八六),除宗正寺丞。十五年,為秘書丞。十六年,都大提點坑冶鑄錢。光宗紹熙二年(一一九一)使金。歷樞密院檢詳文字、大理少卿,出提舉福建常平、提點刑獄。寧宗慶元二年(一○九六)為秘書少監(jiān),遷中書舍人,兼實錄院同修撰。五年,知寧國府,徙知泉州、江陵府。嘉定初,以龍圖閣待制致仕。事見《嘉定赤城志》卷三三,《南宋館閣續(xù)錄》卷七、九。今錄詩三首。

[宋代] 釋惟尚
釋惟尚(一○七四~一一四○),俗姓曹,臨安鹽官(今浙江海寧西南)人。七歲禮慶善寺元辯為師,多參各地尊宿。先后住臨安府壽圣院(《咸淳臨安志》作薦福寺,《五燈會元》作廣福院)。為青原下十三世,保寧英禪師法嗣。高宗紹興十年卒,年六十七。事見《咸淳臨安志》卷八五《薦福寺紀(jì)文》載張九成《尚禪師塔記》,《嘉泰普燈錄》卷九、《五燈會元》卷一六有傳。今錄詩三首。

[宋代] 張勵
張勵,字深道,長樂(今屬福建)人(《吳禮部詩話》)。神宗熙寧六年(一○七三)進(jìn)士。哲宗紹圣間歷淮南、兩浙轉(zhuǎn)運副使(《摛文堂集》卷四《朝散郎淮南運副張勵可兩浙運副制》)?;兆诔鐚幹幸约t殿修撰知洪州(清乾隆《南昌府志》卷二一)。政和元年(一一一一),知福州(《宋會要輯稿》選舉三三之二六)。三年,移知廣州、建州。有詩二十卷(《宋史·藝文志》),已佚。事見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二、二六。

[宋代] 王楙
王楙,宋福州福清人,徙居平江吳縣,字勉夫,號分定居士。生于紹興二十一年,少失父,事母以孝聞。寬厚誠實,刻苦嗜書。功名不偶,杜門著述,當(dāng)時稱為講書君??秃蟼}使張頠門三十年,賓主相歡如一日。所著《野客叢書》三十卷,分門類聚,鉤隱抉微,考證經(jīng)史百家,下至騷人墨客,佚草佚事,細(xì)大不捐。另有《巢睫稿筆》。宋寧宗嘉定六年卒,年六十三。事見《野客叢書》附《宋王勉夫壙銘》。

[宋代] 孫發(fā)
孫發(fā),字妙仲,豐城(今屬江西)人。哲宗元祐三年(一○八八)進(jìn)士。徽宗崇寧初為崇仁縣尉(《能改齋漫錄》卷一一),后知永豐縣,以母老致仕。有《敷山集》,已佚。明嘉靖《豐城志》卷八有傳。今錄詩三首。

[宋代] 彭龜年
(1142—1206)臨江軍清江人,字子壽,號止堂。嘗從朱熹、張栻游。孝宗乾道五年進(jìn)士。授宜春尉。累除秘書郎兼嘉王府直講。寧宗時拜吏部侍郎兼侍讀,議論忠直,操行堅正。指斥韓侂胄,慶元二年被追官、勒停。嘉泰三年起知贛州,以疾辭,除集英殿修撰、提舉沖佑觀。開熙二年,守寶謨閣待制致仕。卒謚忠肅。有《止堂集》。

[宋代] 湯思退
湯思退(1117年—1164年),南宋宰相,字進(jìn)之,號湘水,浙江景寧湯氏第七世祖。據(jù)《湯氏宗譜》記載,湯氏二世祖永高于北宋初自青田徙居劍川石笏,即今龍泉市八都鎮(zhèn)瀑云安田村。北宋末其曾祖父湯高由此徙龍泉縣龍門鄉(xiāng)湯侯門村,民國年間,該鄉(xiāng)被劃歸云和縣,現(xiàn)已變?yōu)閹靺^(qū),沉沒仙宮湖中。所以湯氏稱自己系處州龍泉人。

[宋代] 李絢
(1013—1052)宋邛州依政人,字公素。仁宗景祐二年進(jìn)士。少周游四方,頗練世務(wù)。累官龍圖閣直學(xué)士、起居舍人、權(quán)知開封府,有能名。數(shù)上書言便宜。曾因祀高禖還獻(xiàn)賦,以遠(yuǎn)嬖寵近賢良為諫。性嗜酒,以晨奏事酒未解,改提舉在京諸司庫務(wù),權(quán)判吏部流內(nèi)銓。終致疾死。

[宋代] 翁卷
翁卷,字續(xù)古,一字靈舒,樂清(今屬浙江)人。工詩,為“永嘉四靈”之一。曾領(lǐng)鄉(xiāng)薦(《四庫提要》作“嘗登淳佑癸卯鄉(xiāng)薦”,《樂清縣志》承此,而近人以為是淳熙癸卯,相差一個甲子。衡諸翁卷生平,前者過早,后者過盡,疑都不確),生平未仕。以詩游士大夫間。有《四巖集》,《葦碧軒集》。清光緒《樂清縣志》卷八有傳。

[宋代] 錢昆
臨安人,字裕之。錢倧子。隨錢俶歸宋,獨昆與其弟錢易不授官。太宗淳化三年進(jìn)士。仁宗時知廬、濠、泉、亳、梓、壽、許七州,為政寬簡。官至右諫議大夫,以秘書監(jiān)致仕。能詩賦,善草隸。年七十六卒。

[宋代] 釋宗元
釋宗元(一一○○~一一七六),俗姓連,建寧府建陽(今屬福建)人。年二十八出家。久依大慧宗杲禪師,分座西禪。張浚帥三山,以數(shù)院迎居,不就。歸舊里,結(jié)茅號眾妙園。孝宗淳熙三年卒,年七十七。為建寧府竹原庵主,南岳下十六世,大慧宗杲禪師法嗣。有《竹原元庵主語》一卷,收入《續(xù)古尊宿語要》卷五?!都翁┢諢翡洝肪硪话?、《五燈會元》卷二○有傳。今錄詩三首。

[宋代] 王說
(1010—1085)宋明州鄞縣人,字應(yīng)求,號桃源。受學(xué)從父王致。教授鄉(xiāng)里三十余年。神宗熙寧九年以特恩補(bǔ)將仕郎,為州長史。無田以食,無桑麻以衣,怡然自得。卒,敕建桃源書院。子孫世其學(xué)。有《五經(jīng)發(fā)源》。

[宋代] 程叔達(dá)
(1120—1197)宋徽州黟縣人,字元誠。程邁從孫。高宗紹興十二年進(jìn)士。典湖學(xué),教授興國軍。以論時弊擢監(jiān)察御史,官至華文閣直學(xué)士。平生嗜學(xué),至老手不釋卷。卒謚壯節(jié)。有《玉堂制草》、《玉堂備草》、《承華故實詩箋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