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易簡的詩詞(7首)

蘇易簡

蘇易簡(958—997)北宋官員。字太簡,梓州銅山(今屬四川)人。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第一,狀元。為將作監(jiān)丞、升州通判、翰林學士承旨,歷知審官院、審刑院,遷給事中,拜參知政事,至道元年,出知鄧州,移陳州。以文章知名,有《文房四譜》、《續(xù)翰林志》及文集?!段姆克淖V》全書共五卷,筆譜二卷,其余各一卷,附筆格、水滴器。書前有徐鉉序,末有自序。

人物生平

蘇易簡,梓州銅山(今四川中江縣廣福鎮(zhèn))人,字太簡。生于后周世宗顯德五年(958),卒于宋太宗至道三年(997)。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(980)庚辰科狀元。

蘇易簡少年聰穎好學,風度奇秀,才思敏捷。太平興國五年(980),舉進士時,太宗留心儒術(shù),責考生皆臨軒復(fù)試,易簡洋洋三千余言,一揮而就。太宗覽畢,甚為贊賞,擢為甲科第一,時年僅二十二歲。

蘇易簡中狀元后,通判升州,遷左贊善大夫。八年,以右拾遺知制誥,連續(xù)七年主持貢舉,公正無私,深得太宗信任。雍熙三年(986),充翰林學士。淳化二年(991),同知京朝官考課,遷中書舍人,充承旨,太宗雖沒任命蘇易簡為參知政事,待遇卻和參知政事一樣,并做詩安撫:“君臣千載遇”,易簡也表示“忠孝一生心”。一次,蘇易簡用水試欹器,以“日中則昃,月滿剛虧,器盈則覆,物盛則衰”勸諫太宗持留守成,慎終如始,以固丕基,不久,知審官院,改知審刑院,掌吏部選,遷給事中,參知政事。至道元年(995),因嗜酒,被劾,罷為禮部侍郎,出知鄧州,又移知陳州。至道二年(996年)十二月,因飲酒過度去世,贈禮部尚書。太宗聞之,深為惋惜,贈挽詞,上有“時向玉堂尋舊跡,八花磚上日空長”語。

北宋時期,隨著造紙業(yè)的發(fā)展、造紙術(shù)的進步、以及紙對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,日益引起人們的關(guān)注,因而出現(xiàn)了一些研究紙的專門論著。其中最早的一部是北宋蘇易簡撰寫的《文房四譜》中的《紙譜》一卷,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關(guān)于紙的專著?!都堊V》成書於北宋雍熙三年(公元986年)9月,分為敘事、制造、雜說、辭賦四部分,記述了紙的源流、名稱、制作、加工、用途、特點等,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。

《文房四譜》全書共五卷,筆譜二卷,其余各一卷,附筆格、水滴器。書前有徐鉉序,末有自序。此書分別探討和記載了筆、硯、紙、墨產(chǎn)生的根源、制造的工藝、流傳的故事以及詩詞賦文。

蘇易簡的詩詞列表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玉堂臣老非仙骨,猶在丹臺望泰階。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乘舟南去唯尋酒,上馬西行只詠詩。

    醒醉去留皆遂意,如斯方信是男兒。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有若似夫子,尚興闕里門。

    虎賁狀蔡邕,猶旁文舉樽。

    昭陵自一閉,真跡不復(fù)存。

    予今獲此本,亦可比歟璠。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雨晴禁署絕纖塵,宴會名賢四海聞。供職盡居清顯地,崇儒同感圣明君。

    翩然飛白璇題字,煥若丹青翠琰文。梓澤笙歌誠外物,蘭亭詩酒不同群。

    少年已作瀛洲老,他日終棲太華云。莫怪坐間全不飲,心中和氣自醺醺。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天子昔取士,先俾分媸妍。

    濟濟俊兼秀,師師麟與鸞。

    小子最承知,同輩尋改觀。

    甲第叨薦名,高飛便凌煙。

    遂使拜扆坐,果得超神仙。

    迄今才七歲,相接乘華軒。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雨晴禁署絕纖塵,讌會名賢四海聞。

    供職盡居清顯地,崇儒同感圣明君。

    翩然飛白璇題字,煥若丹青翠琰文。

    梓澤笙歌誠外物,蘭亭詩酒不同群。

    少年已作瀛洲老,他日終棲太華云。

    莫怪坐間全不飲,心中和氣自醺醺。

  • 宋代:蘇易簡

    神仙神仙瑤池宴。片片。碧桃零落春風晚。翠云開處,隱隱金輿挽。玉麟背冷清風遠。

蘇易簡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