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存誠的詩詞(10首)

薛存誠,字資明,唐河中寶鼎(治今山西萬榮縣西南寶鼎)人,貞元元年進士,生卒年不詳。薛存誠父薛勝,能文,曾作《拔河賦》,因有文采,風行一時。薛存誠受家庭的熏陶,自幼好學,長于詩賦。他于貞元年間(785— 804年)中進士,初任節(jié)度使府幕僚,后入朝為監(jiān)察御史,兼管館驛。不久轉(zhuǎn)調(diào)殿中侍御史,后又遷度支員外郎、御史中丞。
人物生平
薛存誠任御史中丞時,與刑部侍郎王播,大理卿武少儀秉公執(zhí)法,審理了牽連到愛寵宦官梁守謙一案,將受賄的梁正言誅死。同時還懲處了不法僧人鑒虛。鑒虛在貞元年間(785—804年),交接朝中權貴、宦官,收受賄賂,橫行不法,官府不敢過問。審梁正言、沈壁一案時,薛存誠對鑒虛也進行了收審,得知前永樂縣今吳憑曾托鑒虛行賄給已故宰相杜黃裳。之外,杜黃裳還通過鑒虛納邠寧節(jié)度使高崇文錢4萬5千緡。這些事情一經(jīng)落實,薛存誠就將鑒虛逮捕下獄,定成死罪。這下捅了馬蜂窩,—時朝中貴要,地方權臣,紛紛向唐憲宗保救鑒虛,眾情難違,唐憲宗特下詔赦免鑒虛。但薛存誠拒不執(zhí)行,并把詔書奉還。第二天,唐憲宗又下詔要親自提審鑒虛,薛存誠讓宣召的宦官回奏唐憲宗說“鑒虛罪款已具,陛下若召而赦之,清先殺臣,然后可取?!碧茟椬陬H為薛存誠的膽識所動,于是改變初衷,對薛存誠下詔嘉獎,放手讓薛存誠辦理鑒虛一案,薛存誠即將鑒虛鞭笞處死。
薛存誠不僅敢于懲辦權奸,而且還勇于雪冤良善,就在他任御史小丞時,江西鎮(zhèn)監(jiān)軍高重昌誣奏本鎮(zhèn)所轄信州刺史李位謀反。謀反為重罪,唐憲宗當即下詔調(diào)李位回朝受審。薛存誠覺得此事有冤情,在李位回朝后,他一日向唐憲宗三次上表,要求將李位交付御史臺審訊。唐憲宗準允了他的請求。薛存誠接案后經(jīng)過認真審查,認為李位無罪,特為其昭雪。
不久,薛存誠遷授給事中,但唐憲宗卻找不到御史中丞的合適人選,很思念薛存誠,即對宰相說:執(zhí)法不徇私,沒有人能代替薛存誠。于是又任薛存誠為御史中丞。但薛存誠未及上任,就得暴病死去。唐憲宗深表惋惜,特下啟贈他為刑部侍郎。
薛存誠的詩詞列表
-
唐代:薛存誠
曉色臨雙闕,微臣禮位陪。遠驚龍鳳睹,誰識冕旒開。
藹藹千年盛,颙颙萬國來。天文標日月,時令布云雷。
迥出黃金殿,全分白玉臺。雕蟲竟何取,瞻戀不知回。
-
唐代:薛存誠
驪岫接新豐,岧峣駕碧空。鑿山開秘殿,隱霧蔽仙宮。
絳闕猶棲鳳,雕梁尚帶虹。溫泉曾浴日,華館舊迎風。
肅穆瞻云輦,深沉閉綺櫳。東郊望幸處,瑞氣靄濛濛。
-
唐代:薛存誠
再入青鎖闈,忝官誠自非。拂塵驚物在,開戶似僧歸。
積草漸無徑,殘花猶灑衣。禁垣偏日近,行坐是恩輝。
-
唐代:薛存誠
宸翰符玄造,榮題國子門。筆鋒回日月,字勢動乾坤。
檐下云光絕,梁間鵲影翻。張英圣莫擬,索靖妙難言。
為著盤龍跡,能彰舞鳳蹲。更隨垂露像,常以沐皇恩。
-
唐代:薛存誠
葬儀從儉禮,刊石荷堯君。露跡垂繁字,天哀灑麗文。
詔深榮嗣子,海變記孤墳。寶思皆涵象,皇心永念勛。
雅詞黃絹妙,渥澤紫泥分。青史應同久,芳名萬古聞。
-
唐代:薛存誠
圣唐復古制,德義功無替。奧旨悅詩書,遺文分篆隸。
銀鉤互交映,石壁靡塵翳。永與乾坤期,不逐日月逝。
儒林道益廣,學者心彌銳。從此理化成,恩光遍遐裔。
-
唐代:薛存誠
傳警千門寂,南郊彩仗回。但驚龍再見,誰識日雙開。
德澤施云雨,恩光變燼灰。閱兵貔武振,聽樂鳳凰來。
候刻移宸輦,遵時集觀臺。多慚遠臣賤,不得禮容陪。
-
堯年聽野老,擊壤復何云。自謂歡由己,寧知德在君。
氣平閑易暢,聲賀作難分。耕鑿方隨日,恩威比望云。
簣桴均下調(diào),和木等南薰。無落于吾事,誰將帝已聞。
-
唐代:薛存誠
帝德方多澤,莓莓井徑同。八方甘雨布,四遠報年豐。
廒庾千廂在,幽流萬壑通。候時勤稼穡,擊壤樂農(nóng)功。
畎畝人無惰,田廬歲不空。何須憂伏臘,千載賀堯風。
-
唐代:薛存誠
鑾輿秦地久,羽衛(wèi)洛陽空。彼土雖憑固,茲川乃得中。
龍顏覲白日,鶴發(fā)仰清風。望幸誠逾邈,懷來意不窮。
昔因封泰岳,今佇躡維嵩。天地心無異,神祇理亦同。
翠華翔渭北,玉檢候關東。眾愿其難阻,明君早勒功。
薛存誠詩詞名句
詩詞推薦
- 題幼安濯足圖元代:胡天游
- 偶成 其三宋代:夏竦
- 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唐代:朱慶馀
- 隱居墓明代:顧璘
- 送周世寧還明代:韓邦靖
- 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宋代:劉克莊
- 洗竹宋代:劉敞
- 鷓鴣天 秋日黃山寫意:熊東遨
- 送劉道純宋代:黃庭堅
- 游思庵宋代:趙蕃
- 方景賢宋景濂夜坐觀吳中雜詩遂及宣和博古圖為賦此元代:吳萊
- 客舍寫懷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四宋代:程俱
- 金城柳宋代:馬之純
- 寄謝云安知軍王端屯田宋代:趙抃
- 贈潘守愚思質(zhì)昆弟 其四清代:羅有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