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大均的詩詞(78首)

屈大均

屈大均(1630—1696)明末清初著名學者、詩人,與陳恭尹、梁佩蘭并稱“嶺南三大家”,有“廣東徐霞客”的美稱。字翁山、介子,號萊圃,漢族,廣東番禺人。曾與魏耕等進行反請活動。后為僧,中年仍改儒服。詩有李白、屈原的遺風,著作多毀于雍正、乾隆兩朝,后人輯有《翁山詩外》、《翁山文外》、《翁山易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及《四朝成仁錄》,合稱“屈沱五書”。

主要成就

文學

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,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。據朱希祖先生《屈大均(翁山)著述考》一文考證,屈氏著作在經過雍正、乾隆年間三次嚴令禁毀之后,可考知的屈氏著述仍不下三十多種,在屈大均生前已刊行的詩集有《道援堂集》、《翁山詩外》、詞集《騷屑》;去世后不久又刊行了新編《屈翁山詩集》及《嶺南三大家詩選》等。雖然抗清復明、弘揚民族節(jié)氣始終是屈氏詩文的主旋律,但其詩文中充滿著關注社會、體恤民生的情愫??滴跄觊g,名士周炳曾為《翁山詩選》作序,稱其詩能為各階層人士(上至“當世士大夫”,下至“遐方僻壤,小生俗儒”)欣賞與夸贊,譽享海內,這也正是“翁山派”享譽后世的真實寫照。有的學者指出,屈大均的詩文以愛國詩人屈原為楷模,效法注重民生的詩圣杜甫,但又自鑄偉辭,開辟出自成一家的“翁山詩派”,形成詞語璀璨瑰麗、情感沉烈恢宏、意象雄奇的獨特風范,將文采美、性感美與理性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,“他的文采美發(fā)自情感美,而情感美又遵循著理性美,這種完美的結合,使得他的詩文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?!?/p>

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,聯(lián)絡志士,冀求恢復中華?!傲曛小U阻艱難,備嘗其苦”(《生壙自志》)。所以發(fā)而為詩,主要就是寫這種經歷和情懷。如:“故國江山徒夢寐,中華人物又銷沉”(《壬戌清明作》);“萬里悲風隨出塞,三年明月照思鄉(xiāng)”(《紫荊關道中送客》);“今天降喪亂,日月顛其行?!焦砑娒娜?,前驅從兩狼。忠誠夙所主,九死吾何傷”(《詠懷》之十二);“圣賢恥獨善,所貴匡時艱。太阿茍不割,蛟龍將波瀾。篋中有《陰符》,吾生焉得閑”(《別王二丈予安》)等,都慷慨激越,飽含著壯志未申的不盡情意。

又如《過大梁作》、《塞上曲》、《寒上感懷》、《望云州》、《舊京感懷》、《早發(fā)大同作》、《魯連臺》、《詠懷》等,無不是他愛國憂國激情的表露。屈大均在另一些詩如《揚州感舊》、《白門秋望》、《猛虎行》、《大同感嘆》、《民謠》、《菜人哀》、《高州大水作》、《雷女織葛歌》等篇中,對南明政權的腐敗表示痛心。他對清朝的苛政進行了揭露和批判,對廣大人民所受禍難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。屈大均詩的藝術特點是氣魄雄放、筆力遒勁,富于瑰奇的想象,為“嶺南三家”之冠。王瑛《嶺南三大家詩序》評為:“如萬壑奔濤,一瀉千里、放而不息、流而不竭。其中多蛟龍神怪,非若平湖淺水,止有魚鱉。”

屈大均的《廣州竹枝詞》其中一首為:“洋船掙出是官商,十字門開向二洋。五絲八絲廣緞好,銀錢堆滿十三行?!辈坏胤缴蕪娏遥质顷P于廣州十三行的最早文字記錄,至今仍是治史工作者研究十三行起源變革的主要史實依據?!耙栽娬贰保缶谶@方面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。

其文沉浸秦漢,簡潔高古,品格不凡。詞作不多,然如〔紫萸香慢〕《送雁》、〔長亭怨〕《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》等,亦不愧為“聲情激越,噴薄而出”,“縱橫排□”(葉恭綽《廣篋中詞》)之作。

史志

屈大均的史學造詣也極高,貢獻很大。他的《皇明四朝成仁錄》記載了崇禎、弘光、隆武、永歷四朝死節(jié)之士的事跡,成為研究南明史所必備的珍貴資料。

屈大均的另一部代表作《廣東新語》記錄了廣東的天文地理、經濟風物、人物風俗,它集各史志之所長,記述詳實,內容豐富,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,成為傳世之作,歷來評價極高,當代學者譽之為“廣東大百科”。更具開創(chuàng)性的是,屈大均樹立了以社會經濟生活為中心的經世致用史學,并且“以詩為史”,在從封建傳統(tǒng)史學向近代史學的過渡中起著先驅的作用。

科技

屈大均主張為人不尚虛華,為學不尚空談,做事講求實用,這一思想尤其表現(xiàn)在他注重國計民生,關心社會經濟生活方面。屈大均身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前沿的廣東,作為思想家,他比同時代人的高明之處在于他能掙脫傳統(tǒng)的束縛,以博大開放的胸襟歡迎并贊賞這場巨大的變革,他高度肯定了嶺南發(fā)達的商品經濟,贊美粵人的商品意識,描繪發(fā)財致富的動人景象。

他的代表作之一《廣東新語》,雖然不是一本專門的科學技術論著,但有學者統(tǒng)計其涉及科技問題的篇幅占了全書的68%,有十萬字是屬于農業(yè)方面的內容,還有2/3是有關國計民生方面的記載,全面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廣東的經濟發(fā)展概貌。有些學者還專門探討了屈大均對自然科學的研究,認為他注重科學實踐,側重綜合研究和哲學概括,體現(xiàn)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。

屈大均站在時代的前列,為嶺南商品經濟吶喊助威,發(fā)揮了思想先驅的作用。這些都表明了中國傳統(tǒng)觀念在近代的轉變已經在屈大均身上逐漸產生了,作為嶺南社會率先走向近代化的一位思想先驅,屈大均對后人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。

人物生平

屈大均生于1630年(崇禎三年)10月10日,兒時隨入贅邵家的父親居住在南??h西場(即今之廣州荔灣區(qū)西場)。1640年(崇幀十三年),隨父親歸原籍番禺,恢復屈姓,更名大均。早年受業(yè)于陳邦彥門下,1646年(順治三年)補南??h生員。

參與抗清斗爭
1646年(順治三年)清軍陷廣州。1648年(順治五年),屈大均參加其師陳邦彥以及陳子壯、張家玉等的反清斗爭,同年失敗。后至肇慶,向南明永歷帝呈《中興六大典書》,授以中秘書,不久因父歿急歸。

早年受業(yè)于陳邦彥門下,深受其思想的熏陶。曾參與陳邦彥等人發(fā)動的抗清斗爭,并在陳等人遇害后冒著風險收斂他們的遺骸。其后,為避免清廷的迫害,他入寺廟削發(fā)為僧,并將居所命名為“死庵”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。其間,他以化緣為名奔走各地積極參與反清活動,并曾遣人送情報給抗清名將鄭成功,欲引導鄭的舟師沿海路進攻南京

化緣云游四海
1650年(順治七年),清兵再圍廣州,屈大均為避禍,于番禺縣雷峰海云寺削發(fā)為僧,法名今種,字一靈,名其所居為“死庵”,以示誓不為清廷所用之意。

1656年(順治十三年),以化緣為名開始云游四海,奔走吳越、幽燕、齊魯、荊楚、秦晉大地,北游關中、山西,入會稽至南京謁明孝陵,又上北京,登景山尋得崇禎死所哭拜,與顧炎武、李因篤、朱彝尊等交往。又東出山海關,留意山川險阻,暗圖復業(yè)。他在遼東憑吊袁崇煥督師故壘,寫下《出塞》及《塞上曲》等曲。返回關內后,積極游走于齊、魯、吳、越之間,在會稽與魏阱、祁班孫等秘密聯(lián)絡鄭成功,后張煌言率軍沿江而上,克蕪湖,取徽、寧,下州縣三十余。

參與揭竿反清
1660年(順治十七年)秋,屈大均訪南京,與朱彝尊同游山陰,參加祁氏兄弟的抗清活動。1662年,魏阱、錢瞻百、錢纘曾、潘廷聰?shù)缺粴⒂?a href='http://huaduyun.cn/hangzhoushi/' target='_blank'>杭州,祁班孫遣戌寧古塔,大均避居桐廬。

1673年(康熙十二年),平西王吳三桂以蓄發(fā)復衣冠為號揭竿反清,屈大均赴桂參與其事,被委為廣西按察司副司監(jiān)督孫延齡軍。未久,他因洞悉吳三桂借反清之名而行爭霸割據之實的用心,遂托病辭職返回廣東。

歸鄉(xiāng)潛心著作
1674年(康熙十三年),臺灣還歸清廷之后,屈已停止反清活動,移志于對廣東文獻、方物、掌故的收集編纂,編成《廣東文集》、《廣東文選》。而為時人敬佩的是,他不顧清廷的禁令,撰寫了《皇明四朝成仁錄》,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頌德,在明末的遺民中引起較大的反響。他并著述《廣東新語》,記述廣東的天文、地理、礦藏、草木、動物、文化、民族、習俗等方面的資料,被認為是一部史料價值甚高的廣東地情書。屈大均的詩歌創(chuàng)作風格明快,是嶺南詩界“三大家”之一,對近代的嶺南詩風有著較大的影響。晚年的詩作大多流現(xiàn)出反清斗爭的情愫。

1696年(康熙三十五年)6月27日,他在家鄉(xiāng)病逝。死后,因其所著《皇明四朝成仁錄》被人舉報有反清情緒,雍正、乾隆兩帝分別下令徹查并焚毀該書。

屈大均的詩詞列表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卻嫌月照海棠白,花下頻將蠟炬催。竹葉未傾顏已赭,明霞朵朵火中開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爾亦浮山似,浮來只博羅。蒼蒼峰四百,一半與滄波。

    令得仙公少,人思鮑靚多。殷勤從父老,遺愛問如何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江皋春不至,一片戰(zhàn)場紅。血作潺湲水,魂為颯沓風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草堂無事極,風日正清泠。一筆為芝草,雙鉤作道經。

    柳衰枝更翠,荷老葉逾馨。墨妙宜秋爽,淋漓寫素屏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一片落花天上飛,茫茫春色去何歸。三生石上因緣淺,不管情人淚滿衣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子舍多山水,娛親煙翠重。乞將三十六,都作老人峰。

    為長已強仕,棲閒多好容。三珠三弟在,花萼有馀恭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弱年已好道,垂老未丹成。悔別青山早,徒令白發(fā)生。

    窮猿吟嘯苦,饑鶴羽毛輕。幾度思長往,飄然向玉京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從今淚應竹枝歌,秋夜猿聲三峽多。況復峨嵋一片月,飛來飛去奈君何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欲花先摘葉,葉少始花多。向夕沾人氣,香如膏沐何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嶺海相期又十霜,無因笑語郁川陽。玉勾自可分兄弟,姑射何須應帝王。

    瀑里云門三洞小,谼中石筍一天長。何時邂逅虬山麓,并坐談經花滿床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出戶無行處,窮途咫尺迷。愁中難一醉,夢里易雙啼。

    死友都黃土,生人總白氐。繇來高世士,皓首一萬藜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離鄉(xiāng)曾幾日,不斷夢庭闈。自是慈恩重,非關道力微。

    空江過宿雨,細草媚朝暉。未忍尋山水,秋深定卜歸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牽舟不上幾逡巡,巖勢爭飛欲壓人。齒角峰高相抵觸,苦將韶石斗嶙峋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暮春爭賽白龍池,掛席乘潮采不遲。千尺螺筐垂海底,翻波不使大魚知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蘆花清淺處,魚食月光寒。吹笛愁鴻雁,驚飛過碧灘。

    風多須系艇,露少好垂竿。竹里窺人甚,青青白玉盤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張耳從漢高,實用甘公說。任囂志偏霸,亦以天文決。

    五星射越門,光氣分隆準。甘公言一倡,諸侯盡心折。

    圣漢以龍興,功可齊人杰。君今治天官,言星復明哲。

    手執(zhí)大人符,機祥慮先泄。觀文以察變,吾嘗求五列。

    元氣斟酌之,欲將斗柄揭。三易有洞璣,微言幸未絕。

    與君為天數(shù),陰陽受開閉。災異謹大書,憂患惟崩竭。

    天監(jiān)豈無知,云漢光尚徹。牽牛終服箱,南箕將失舌。

    織女多文章,經緯資吾拙。君且引兕觥,俯仰毋悲咽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江南九熟清明近。紅有櫻桃松有粉。瑰花調,珠葉襯。

    多謝當壚人不吝。

    下香蔬,兼細筍。食到畔心爭忍。消受自慚過分。金錢教莫進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嶺海行春罷,樓開盡物華。欲將天北雪,來潤日南花。

    二岳窗間直,雙江檻外斜。自來仙太守,山水滿官衙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憐君迢遞去咸東,萬古興亡在眼中。八水已吞秦舊塞,五云猶繞漢離宮。

    貂衣夜擁終南雪,玉勒秋嘶太白風。珍重寸心休漫許,間從草野識英雄。

  • 清代:屈大均

    久已安農圃,能將五谷分。雕胡謝家飯,大布孟卿裙。

    月冷光難見,松高響易聞。蕭然人事外,不義一浮云。

屈大均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