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琬的詩詞(2首)

解琬(?-718年),魏州元城(今河北大名)人。乾封元年(666年)應(yīng)考幽素科考中,調(diào)任新政縣尉。圣歷初年遷任侍御史,安撫烏質(zhì)勒及十姓部落,因功升任御史中丞,兼北庭都護(hù)、西域安撫使。景龍年間,遷任御史大夫,兼朔方行軍大總管。景云二年(711年),再次升任朔方軍大總管,改任右武衛(wèi)大將軍,兼檢校晉州刺史、濟(jì)南縣男。開元五年(717年)八十多歲時(shí)任同州刺史,次年(718年)去世。
人物生平
安撫羌夷
解琬,魏州元城(今河北大名)人。乾封元年(666年)應(yīng)考幽素科考中,調(diào)任新政縣尉。后來以成都縣丞奏事符合旨意,破格授監(jiān)察御史,因?yàn)橛H守喪免職。武則天考慮到解琬熟悉邊界事務(wù),急令追召解琬到西部邊界安撫羌夷,而解琬乞求守滿喪制,武后稱贊并同意了他的請求。下詔命他服喪期滿后趕赴邊地。圣歷初年遷任侍御史,安撫烏質(zhì)勒及十姓部落,因功升任御史中丞,兼北庭都護(hù)、西域安撫使。解琬與郭元振友善,遭宗楚客厭惡,降任為滄州刺史。解琬為政注重大體,州人心服。
戍守邊疆
景龍年間,遷任御史大夫,兼朔方行軍大總管。前后駐守邊界累積達(dá)二十年,大都推行務(wù)農(nóng)練兵之策,多有收益,番人漢人都安居樂業(yè)。景云二年(711年),再次升任朔方軍大總管,分別派隨軍要籍官河陽丞張冠宗、肥鄉(xiāng)令韋景駿、普安令于處忠核定三城兵,減省守兵達(dá)十萬人。改任右武衛(wèi)大將軍,兼檢校晉州刺史、濟(jì)南縣男。
防御吐蕃
因年老乞求退休,不等朝廷答復(fù)就離任而去,朝廷下優(yōu)詔聽任他以金紫光祿大夫退休,依照品級(jí)供給他全部俸祿,并頒璽書慰問。適逢吐蕃騷擾邊境,朝廷再次征召授任他為左散騎常侍,下詔讓他與虜人劃定邊界,因而安撫十姓降戶。解琬建議說吐蕃不可能信守盟約,請求朝廷調(diào)兵十萬駐守秦、渭一帶,以便防遏他們的奸謀。當(dāng)年冬天,吐蕃軍隊(duì)果然入侵,被秦、渭守兵擊退。不久解琬又以年老請求退休,朝廷沒有同意,遷任太子賓客。開元五年(717年)八十多歲時(shí)任同州刺史,次年(718年)去世。
解琬的詩詞列表
-
唐代:解琬
主第簪裾出,王畿春照華。山亭一以眺,城闕帶煙霞。
橫堤列錦帳,傍浦駐香車。歡娛屬晦節(jié),酩酊未還家。
-
唐代:解琬
瑞塔臨初地,金輿幸上方??者呌星鍍?,覺處無馨香。
雨霽微塵斂,風(fēng)秋定水涼。茲辰采仙菊,薦壽慶重陽。
解琬詩詞名句
詩詞推薦
- 寄謝云安知軍王端屯田宋代:趙抃
- 隱居墓明代:顧璘
- 鷓鴣天 秋日黃山寫意:熊東遨
- 贈(zèng)潘守愚思質(zhì)昆弟 其四清代:羅有高
- 洗竹宋代:劉敞
- 題幼安濯足圖元代:胡天游
- 送劉道純宋代:黃庭堅(jiān)
- 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唐代:朱慶馀
- 方景賢宋景濂夜坐觀吳中雜詩遂及宣和博古圖為賦此元代:吳萊
- 送周世寧還明代:韓邦靖
- 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宋代:劉克莊
- 游思庵宋代:趙蕃
- 客舍寫懷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四宋代:程俱
- 金城柳宋代:馬之純
- 偶成 其三宋代:夏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