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河西來決昆侖,咆哮萬里觸龍門。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公無渡河

黃河西來決昆侖,咆哮萬里觸龍門。

波滔天,堯咨嗟。

大禹理百川,兒啼不窺家。

殺湍湮洪水,九州始蠶麻。

其害乃去,茫然風(fēng)沙。

被發(fā)之叟狂而癡,清晨臨流欲奚為。

旁人不惜妻止之,公無渡河苦渡之。

虎可搏,河難憑,公果溺死流海湄。

有長鯨白齒若雪山,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。

箜篌所悲竟不還。

李白 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(yù)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jì)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 李白 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(dāng)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(jì)念館。

譯文注釋

譯文

黃河之水從西而來,它決開昆侖,咆哮萬里,沖擊著龍門。

堯帝曾經(jīng)為這滔天的洪水,發(fā)出過慨嘆。

大禹也為治理這泛濫百川的沮天洪水,不顧幼兒的啼哭,毅然別家出走。

在治水的日子里,他三過家門而不入,一心勤勞為公。這才治住了洪水,使天下人民恢復(fù)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。

雖然消除了水害,但是留下了風(fēng)沙的禍患。

古時有一個狂夫,他披頭散發(fā)大清早便沖出門去,要徒步渡河。

別人只是在一旁看熱鬧,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,在后面喊著要他不要渡河,可是他偏要向河里跳。

猛虎雖可縛,大河卻不可渡,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,其尸首隨波逐流,漂至大海。

被那白齒如山的長鯨所吞食。

其妻彈著箜篌唱著悲歌,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來了。

注釋

昆侖:昆侖山。

龍門:即龍門山,在今陜西韓城東北五十里,黃河流經(jīng)其間。

理:即治理,唐人避唐高宗諱,改“治”為“理”。

窺家:大禹在外治水八年,三過家門而不入。

風(fēng)沙,此句的意思是水雖不至于有滔天之禍,仍有風(fēng)沙之害。

憑:徒步渡過河流。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此詩具體作年難以考證。大多數(shù)人認(rèn)為此詩作于安祿山反叛前,李白去幽州(北京)自費(fèi)偵探的時候。也有人認(rèn)為可能寫在永王李璘被平叛以后,當(dāng)永王使韋子春帶著五百兩黃金來三請李白下山的時候。

李白名句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