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
圍魏救趙的近義詞

圍魏救趙的基本資料

  • 詞語:圍魏救趙
  • 拼音:wéi wèi jiù zhào
  • 解釋:原指戰(zhàn)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,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。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(jù)點以迫使進(jìn)攻之?dāng)吵吠说膽?zhàn)術(shù)。 戰(zhàn)國時,魏國圍攻趙國都城,趙國向齊國求救,齊國乘魏國空虛,發(fā)兵攻魏,魏軍回救本國,齊軍乘其疲憊,在桂陵(今山東菏澤)大敗魏軍,趙國因而解圍。后來用“圍魏救趙”來指類似的作戰(zhàn)方法

圍魏救趙的近義詞

  • 近義詞1:

    詞語解釋:擊[jī]: 敲打,或做類似敲打的動作:~打。~鼓。~中(zhòng)?!啤!珨馈!╝.拍打水面;b.指游泳)。旁敲側(cè)~。; 攻打:~敗?!珰?。打~。聲東~西。; 碰,接觸:撞~。目~。肩摩轂(gǔ)~(亦作“摩肩擊轂”)。

  • 近義詞2:圍城打援

    詞語解釋:軍事術(shù)語,進(jìn)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圍守城之?dāng)?,誘使敵人派兵援救,然后以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。 一種作戰(zhàn)方略。一部兵力包圍并佯攻敵城,另設(shè)伏兵攻打殲滅聞訊前來解圍的城外援?dāng)?/p>

  • 近義詞3:聲東擊西

    詞語解釋:聲:聲張。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,實際上卻攻打西邊。是使對方產(chǎn)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(zhàn)術(shù)。一種策略思想。意為表面上聲稱攻打東邊,實際上卻攻打西邊。軍事上是迷惑敵人、出奇制勝的一種謀略按預(yù)定的計劃,我們要采取聲東擊西的辦法,把敵人吸引到溫水方向?!蹲窳x會議放光芒》

  • 近義詞4:

    詞語解釋:打[dǎ]: 擊,敲,攻擊:~擊。毆~。~殺。; 放出,發(fā)出,注入,扎入:~炮?!住!盘?。~電報。; 做,造:~首飾?!揖摺? 撥動:~算盤。; 揭,破,鑿開:~破?!? 舉,提起:~燈籠?!鹁瘛? 涂抹,印,畫:~蠟?!磷?。; 寫出,開出:~證明。; 捆,扎:~包裹。; 合,結(jié)合:~伙。~成一片。; 獲取,購?。骸!~。; 除去:~消?!?。; 定出,計算:~算?!垢濉? 用,采用,使用:~比喻。; 玩,玩耍:~球。; 截,停,減,退:~住?!珒r兒。; 表示人體發(fā)出某種行為動作:~

  • 近義詞5:調(diào)虎離山

    詞語解釋:設(shè)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。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,以便乘機(jī)行事。 設(shè)法使老虎離開山岡。比喻誘敵離原來的地方,以便于乘機(jī)行事 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(diào)虎離山計,一戰(zhàn)成功?!斗馍裱萘x》

【圍魏救趙】單字解釋

:基本詞義 ◎ 圍 圍 wéi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囗,韋聲?!班怼笔恰皣钡墓抛?。本義:環(huán)繞) (2) 同本義 [enclose;surround] 囗,回也,象回幣之形?!墩f文》。段注:“按,圍繞, 周圍字當(dāng)用此?!?圍,裹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四》 范圍天地之化。——《易·系辭上》 以其一為之被而圍之?!吨芏Y·考工記·廬人》 (3) 又如:圍塹(圍繞營壘的壕溝);圍圓(圓形圍墻);圍地(四周山川環(huán)繞,形勢險峻的地方);圍屏(屏風(fēng));圍落(籬笆,柵欄) (4) 包圍 [encompass;surround] 秦之圍 邯鄲?!妒酚洝て皆萸淞袀鳌?兵圍邯鄲?!妒酚洝の汗恿袀鳌?江都圍急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四面圍住?!稄V東軍務(wù)記》 (5) 又如:圍殲;圍守(包圍監(jiān)守);圍取(包圍奪取) (6) 防守 [defense] 圍,守也?!墩f文》 圍不言戰(zhàn)?!豆騻鳌でf公十年》...
:基本詞義 ◎ 救 捄 jiù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攴( pū ),輕輕敲擊,求聲。本義:止;禁止;阻止) (2) 同本義 [prohibit;hinder] 救,止也?!墩f文》 救,猶禁也。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?!吨芏Y·司救》注 使之相救?!吨芏Y·大司徒》。注:“救,救兇災(zāi)也?!?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雖被發(fā)纓冠而救之可也?!睹献印るx婁下》 (3) 又如:救止(阻止;糾正);救禍(消除禍亂);救滅(撲滅);救熄(亦作“救息”。撲滅);救撲(撲滅) (4) 援救別人 [rescue;bring off;save] 救,助也。——《廣雅》 扶服救之?!抖Y記·檀弓》 匍匐救之。——《孔子閑居》 民困而不知救?!鳌?劉基《賣柑者言》 設(shè)法籌救?!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 救我圣主。 足下欲救。 (5) 又如:解救(使脫離危險或困難);救窮(救濟(jì)窮困);救度(救拔并使脫離苦難,多指神...
:基本詞義 ◎ 趙 趙 zhào 〈副〉 (1) (形聲。從走,肖聲。本義:快走) 同本義 [quickly] 趙,趨趙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趙,及也?!稄V雅》 天子北征,趙行囗舍?!赌绿熳觽鳌?。郭璞注:“趙,猶超騰。” (2) 字亦作“踃” 簡惰跳踃般紛絮兮?!狄恪段栀x》 踃,跳也。字之作逍?!钝齻}》 詞性變化 ◎ 趙 趙 Zhào 〈名〉 (1) 古國名 [Zhao state] (2) 周穆王封造父于趙,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 (3) 戰(zhàn)國七雄之一。在今山西北部、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趙將 括。(趙國的將軍 趙括。)—— 漢· 劉向《列女傳》 遺趙王書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趙王于是遂遣。 趙主之子孫?!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(4) 東晉十六國之一。在今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各一部分。史稱“前趙” (5) 東晉十六國之一。羯族石勒滅前趙后稱帝,史稱“后趙” (6) 姓...
:基本詞義 ◎ 魏 wèi 〈名〉 (1) 闕宮門的臺觀 [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] 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。——《周禮·太宰》 魏闕之高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》 是以來儀集羽族于觀魏?!獫h· 班固《典引》 (2) 又如:象魏(古代宮門外的闕門);魏觀(即魏闕、魏象) (3) 古國名 [Wei state] (4) 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。姬姓。在今山西芮城縣北。公元前661年被晉獻(xiàn)公攻滅,把它封給畢萬 (5) 戰(zhàn)國七雄之一。開國君主魏文侯(名斯)是畢萬后代,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。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(rèn)為諸侯。建都安邑(今山西夏縣西北) 韓魏聞之?!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 不敢加兵謀魏?!妒酚洝の汗恿袀鳌?滅韓亡 魏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 韓魏滅亡。 (6) 三國之一 [the Kingdom of Wei (220-265)]。公元220—265,曹丕所建,擁有今黃河流域各省和湖北、安徽、江蘇北部、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