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從四德】單字解釋
三:基本詞義 ◎ 三 sān 〈數(shù)〉 (1) (指事。本義:數(shù)目。二加一的和) (2) 同本義 [three] 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從三數(shù)?!墩f文》 三,數(shù)名。——《廣韻》 二與一為三?!肚f子·齊物論》 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?!独献印?王三賜命?!兑住煛贰\髯ⅲ骸叭哧柕鲁梢??!?結(jié)恨三泉。——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。注:“三者數(shù)之小終。” 有不速之客三人來。——《易·需》 紀(jì)之以三?!秶Z·周語下》 狡兔有三窟,僅得免其死耳?!稇?zhàn)國策》 (3) 又如: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時(shí)套在犯人頸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節(jié)(農(nóng)歷二月一日中和節(jié)、三月三上巳節(jié)、九月九日重陽節(jié));三學(xué)(太學(xué)、武學(xué)、宗學(xué);或指府學(xué)、州學(xué)、縣學(xué));三衙(三次,三回);三巡(斟茶或酒三次);三休(三頓);三腳貓(比喻虛有其名而無真本事的人);三班六房...
從:基本詞義 ◎ 從 従 cóng 〈動(dòng)〉 (1) (會(huì)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從形。本義:隨行,跟隨) (2) 同本義 [follow] 従,隨行也?!墩f文》 客從拜辱于朝?!吨芏Y·司儀》 或從王事?!兑住だぁ?嗇人不從?!兑住は男≌?從以孫子?!对姟ぺL(fēng)·擊鼓》 禽獸可羈而從之?!痘茨献印し赫摗?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從?!读凝S志異·狼三則》 (3) 又如:從龍(隨從帝王創(chuàng)業(yè)開國);從學(xué)(跟隨受學(xué));從騎(騎馬隨從的人);從嫁(陪嫁的侍婢);從井救人(跟著跳下井去營救落井者) (4) 順從;依從 [comply with] 不昭不從?!蹲髠鳌ふ压荒辍?婦人從人者也。——《禮記·郊特牲》 從祀先公。——《左傳·定公八年》 (5) 》 (6) 又如:從權(quán)(依從權(quán)宜之計(jì));從時(shí)(順合時(shí)宜);從允(答應(yīng),允許);從服(歸附,順從) (7) 參與其事 [join;be engaged in] 故從...
四:基本詞義 ◎ 四 sì [數(shù)] (1)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鼻子喘息呼氣之形。本義:數(shù)目。三加一所得) 同本義 [four] 四,陰數(shù)也。四分之。——《說文》 陰數(shù)次三也?!队衿?路下四亞之。——《儀禮·覲禮》。注:“謂乘馬也。” 光被四表?!稌虻洹?閏月定四時(shí)成歲。 良馬四之——《詩·鄘風(fēng)·干旄》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——?jiǎng)睢洞箫L(fēng)歌》 (2) 又如:四垂(四邊);四梢(城鎮(zhèn)四方邊緣地方);四隅頭(四方街口,四處);四柱(指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時(shí));四不拗六(少數(shù)拗不過多數(shù));四趁(相稱,各處都合適);四門(四方之門);四鼓(四更);四知(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);四制(喪服有恩、理、節(jié)、權(quán)四制);四孟(四季的首月);四表(四方極偏遠(yuǎn)的地方);四坐(在座的眾人);四合(四方圍聚);四八(指四時(shí)八節(jié));四大(佛家以地、水、火、風(fēng)為四...
德:基本詞義 ◎ 德 惪 dé 〈動(dòng)〉 (1) (形聲。從彳( chì ),惪( dé )聲。從“彳”,表示與行走有關(guān)。本義:登高,攀登) (2) 同本義 [ascend] 德,升也?!墩f文》 君子德車?!兑住儭酚荼尽0?,與剝廬對(duì)文。登也,升。君子以順德,亦本字。 (3) 感激 [be grateful] 然則德我乎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 (4) 通“得”。取得,獲得 [get] 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?!独献印に氖耪隆?是故用財(cái)不費(fèi),民德不勞?!赌印す?jié)用上》 詞性變化 ◎ 德 dé 〈名〉 (1) 道德,品行 [virtue;moral character;integrity] 德,德行?!镀n惥帯?德行,內(nèi)外之稱,在心為德,施之為行?!吨芏Y·地官》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六三德。正直、剛克、柔克也?!稌ず榉丁贰Wⅲ骸爸恋?,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