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討苦吃】單字解釋
吃:基本詞義 ◎ 吃 chī 〈動(dòng)〉 (1) (形聲。從口,乞聲。本義:口吃,結(jié)巴) 同本義 [stutter;stammer] 吃,言蹇難也?!墩f(shuō)文》 昌為人吃?!稘h書(shū)·周昌傳》 (2) 又如:吃子(口吃的人);吃吃(形容口吃或有話說(shuō)不出口) 詞性變化 ◎ 吃 喫 chī 〈動(dòng)〉 (1) (形聲。從口,契聲。本義:吃東西。按:“吃”在古代一般不當(dāng)“吃東西”講?!俺詵|西”的意義古代寫(xiě)作“喫”。漢字簡(jiǎn)化后“喫”寫(xiě)作“吃”) (2) 吃東西。與“喝”形成對(duì)照 [eat;take] 友聞白羊肉美,一生未曾得喫,故冒求前耳。——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任誕》 臨岐意頗切,對(duì)酒不能吃?!鸥Α端屠钚?shū)二十六韻》 (3) 又如:吃面包;吃喝;吃用(泛指吃、穿等生活資料和用費(fèi));吃相(吃喝時(shí)的姿態(tài)、樣子) (4) 飲;喝 [drink]。如:吃血(飲血酒);吃茶(喝茶) (5) 吸;吸收 [absorb]。如:這種紙不吃墨 (6) 忍受;...
自:基本詞義 ◎ 自 zì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?!白浴笔菨h字的一個(gè)部首。本義:鼻子) (2) 同本義 [nose] 自,鼻也?!墩f(shuō)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 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,而用自為鼻者絕少也?!?(3) 始;開(kāi)頭 [beginning] 故法者,王之本也;刑者,愛(ài)之自也?!俄n非子》 (4) 起源 [origin] 知風(fēng)之自,知微之顯,可以入德也。——《禮記》 (5) 又如:自頃(近來(lái)) 詞性變化 ◎ 自 zì 〈代〉 (1) 自己,自我;本身 [self;oneself;one’s own] 不自為政,卒勞百姓?!对?shī)·小雅 ·節(jié)南山》 自引而起,絕袖?!稇?zhàn)國(guó)策·燕策》 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毀,而后人毀之;國(guó)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——《孟子》 自比于人。(“人”指信陵君。)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 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。(“度”,估計(jì);“得”,指圓滿得到;“之”,代援趙的...
苦:基本詞義 ◎ 苦 gǔ 〈形〉 (1) 通“盬”。粗劣 [coarse]。如:苦鹽(粗鹽,顆粒鹽);苦功(粗工藝);苦事(粗制濫造) (2) 另見(jiàn) kǔ 基本詞義 ◎ 苦 kǔ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艸,古聲。本義:苦菜) (2) 同本義,即“荼” [bitter edible plant] 苦,大苦苓也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》 采苦采苦,首陽(yáng)之下。——《詩(shī)·唐風(fēng)·采苓》 濡豚包苦實(shí)蓼?!抖Y記·內(nèi)則》 天子于是食苦?!赌绿熳觽鳌?(3) 又如:苦苣(野苣。又名荼);苦荼(苦菜);苦賈(苦菜) (4) ??;病痛 [illness;disease] 自苦而居海上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遇合》。注;“傷也?!?皆甚苦之?!秴问洗呵铩べF卒》。注:“病也。” 苦垮之家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》。注:“疾也?!?(5) 又如:苦車(chē)(暈車(chē)。乘車(chē)時(shí)有暈眩嘔吐等感覺(jué));苦船(暈船。乘船時(shí)有暈眩嘔吐等感覺(jué)) 詞性變化 ◎ 苦 kǔ 〈形〉 (1) 苦味,跟“甘”、...
討:基本詞義 ◎ 討 討 tǎo 〈動(dòng)〉 (1) (會(huì)意。從言,從寸。言,言論。寸,法度。用言論和法度進(jìn)行處治。本義:聲討) (2) 同本義 [denounce;condemn] 討,治也?!墩f(shuō)文》 討,誅也?!队衿?其君無(wú)日不討國(guó)人而訓(xùn)之?!蹲髠鳌ば辍?楚人討 陳叛?!蹲髠鳌は骞迥辍?(3) 討伐;誅戮 [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;kill] 鄭伯為王左卿士,以王命討之?!蹲髠鳌る[公九年》 托臣以討賊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討賊督師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 (4) 又如:征討(出兵討伐);討掩(討伐掩捕。掩捕,乘人不備而捕捉);討貳(征討叛逆不忠的諸侯);討賊(征討叛逆或盜賊);討亂(征伐亂事);討蕩(征討掃蕩) (5) 探究 [make a thorough inquiry;probe into] 世叔討論之。——《論語(yǔ)》 (6) 又如:討實(shí)(摸清;落實(shí));討究(探討研究事物的道理);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