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
肉袒負(fù)荊的近義詞

肉袒負(fù)荊的基本資料

  • 詞語:肉袒負(fù)荊
  • 拼音:ròu tǎn fù jīng
  • 解釋:肉袒:光著身子;負(fù)荊:背負(fù)荊條。赤裸上身,背著荊條請罪,愿受責(zé)罰。 赤裸上身,背著荊條請罪,表示愿受責(zé)罰 廉頗聞之,肉袒負(fù)荊,因賓客至 藺相如門謝罪?!妒酚?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
肉袒負(fù)荊的近義詞

  • 近義詞1:肉袒面縛

    詞語解釋:肉袒:去衣露體,表示愿受責(zé)罰;面縛:兩手反綁面對勝利者,表示放棄抵抗。脫去上衣,反縛著手。形容順從投降。

  • 近義詞2:請罪

    詞語解釋:①自認(rèn)有罪,請求懲處:負(fù)荊請罪。②請求免罪:吏民赍貨求官請罪者,道路相望。

  • 近義詞3:負(fù)荊

    詞語解釋:戰(zhàn)國時,廉頗和藺相如同在趙國做官。藺相如因功大,拜為上卿,位在廉頗之上。廉頗不服,想侮辱藺相如。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,處處退讓。后來廉頗知道了,感到很慚愧,就脫了上衣,背著荊條,向藺相如請罪,請他責(zé)罰(見于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。后來用‘負(fù)荊’表示認(rèn)錯賠禮:負(fù)荊請罪。

  • 近義詞4:負(fù)荊請罪

    詞語解釋:負(fù):背著;荊:荊條。背著荊條向?qū)Ψ秸堊?。表示向人認(rèn)錯賠罪。 背上荊條請求責(zé)罰。表示真誠地認(rèn)罪賠禮 我則做小,負(fù)荊請罪?!对x外編.澠池會》

【肉袒負(fù)荊】單字解釋

:基本詞義 ◎ 肉 ròu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 字形,小篆,象動物肉形?!叭狻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動物的肌肉) (2) 指供食用的動物肉 [meat;flesh] 肉,胾肉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胾,大臠也,謂鳥獸之肉?!嗽患?,鳥獸曰肉?!?公賜之食,食舍肉?!蹲髠鳌る[公元年》 七十者可食肉矣?!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不歸肉。——《禮記·曾子問》 辨體名肉物?!吨芏Y·內(nèi)餉》 (3) 又如:吃肉;蟹肉;家禽的黑肉;肉醢(肉醬);肉山脯林(積肉如山,列脯如林);肉林(食用之肉極多,懸掛于林,形容窮奢極欲);肉腥(魚肉等類葷腥食物);肉糜(肉粥);肉羹(用肉作成的濃湯) (4) 指人體的皮膚、肌肉和脂肪層 [skin; muscle and fat] 治古無肉刑?!盾髯印ふ摗?其親戚死,朽其肉而棄之,然后埋其骨?!赌印す?jié)葬》 人主之子也,骨肉之...
:基本詞義 ◎ 荊 jīng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艸,刑聲。本義:一種灌木) (2) 灌木名。又名楚 [brambles] 荊,楚木也?!墩f文》 以牡荊書幡?!稘h書·郊祀志》。注:“作幡柄也?!?白刑堪為履。——《廣州記》 (3) 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。種類很多,有牡荊,黃荊,紫荊等。枝條柔韌,可編筐籃;果實(shí)可入藥。如:荊榛(有棘刺的灌木叢);荊釵裙布(荊枝作釵,粗布為裙。指婦女樸素或貧寒的服飾);荊天棘地(遍地荊棘。比喻艱險困厄的境地);荊花(即紫荊花,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) (4) 荊條。古代用為刑杖 [twigs of the chaste tree] 肉袒負(fù)荊?!妒酚洝ちH藺相如列傳》 (5) 又如:荊子(荊條作的撻具);荊樸(鞭笞,杖擊);荊門(柴門);荊革(荊條皮鞭。鞭笞用的刑具);荊室(用荊條搭建的屋舍;借指窮苦人家);荊冠(用荊條編的帽子) (6) 荊山的簡稱...
:基本詞義 ◎ 袒 襢 tǎn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衣,旦聲。本義:綻開) (2) 同本義 [burst;splig] 袒,衣縫解也?!墩f文》 (3) 脫去上衣,露出身體的一部分 [strip oneself naked to the waist] 乃右肉袒于廟門之東?!秲x禮·遂覯禮》 勞毋袒?!抖Y記·曲禮》 袒右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 袒胸露乳?!鳌?魏學(xué)洢《核舟記》 (4) 又如:袒臂(袒露胳膊。表示奮發(fā)、激昂或愿意歸降);袒肉(脫去上衣,裸露肢體。古人謝罪或祭禮時的一種表示);袒肩(袒膊。袒露右肩);袒開(袒露解開) (5) 古代行禮時脫去上衣的左袖,露出裼衣 [expose arm] 于是漢王為義帝發(fā)喪,袒而大哭?!稘h書·高帝紀(jì)》 (6) 又如:袒左(古代行禮時,袒出上衣之左袖,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,而露出裼衣,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,而露出左臂。古代凡禮事皆左袒);袒免親(指五服以外的遠(yuǎn)親...
負(fù):基本詞義 ◎ 負(fù) 負(fù) fù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從人,從貝。本義:恃,即依恃,憑仗) (2) 同本義 [rely on] 負(fù),恃也。從人守貝,有所恃也?!墩f文》 秦貪,負(fù)其強(qiáng)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負(fù)勢競上,互相軒邈?!端囄念惥邸蔷づc朱元思書》 昔秦人負(fù)恃其眾,貪于土地,逐我諸戎?!蹲髠鳌は骞哪辍?其異姓負(fù)彊而動者,漢已幸勝之矣。—— 漢· 賈誼《治安策》 守自負(fù)年德,易之?!鳌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 (3) 又如:負(fù)固(依仗地勢險固);負(fù)固不悛(依憑險阻而不悔改);負(fù)寵(依仗寵愛);負(fù)學(xué)(依恃才學(xué));負(fù)險(憑借險固的地形);負(fù)勢(依仗權(quán)勢) 是猶使蚊負(fù)山?!肚f子·秋水》 (4) 通“背”。背負(fù)。以背馱物。引申為負(fù)擔(dān)[carry on the back] 命夸娥氏二子負(fù)二山,一厝朔東,一厝雍南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 頒白者不負(fù)戴于道路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