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戴月披星】單字解釋
戴:基本詞義 ◎ 戴 dài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本義:增益) (2) 同本義 [gain] 分物得增益曰戴?!墩f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?!?(3) 古國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(quán)縣東 [Dai State] 宋人、 蔡人、 衛(wèi)人伐 戴?!洞呵铩?詞性變化 ◎ 戴 dài 〈動〉 (1) 加在頭、頸、面、肩上、胸上 [wear;put on] 戴,覆也?!稜栄拧?日抱戴。——《孝經(jīng)·援神契》。注:“在上曰戴?!?戴勝降于桑?!抖Y記·月令》 垂發(fā)戴白?!逗鬂h書·鄧禹傳》。注:“戴白,父母也?!?頒白者(老人)不負(fù)戴于道路矣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無戴其蒼,地履其黃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》 戴朱纓寶飾之帽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聞喜宴獨(dú)不戴花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(2) 又如:戴笠(戴斗笠);戴頭識臉(有身分,有面子;很有派頭);戴...
披:基本詞義 ◎ 披 pī 〈名〉 (形聲。從手,皮聲。本義:引柩帛) 古夾具。即用在柩車兩旁牽挽的帛 [silk ribbon] 披,從旁持曰披?!墩f文》 設(shè)披周也?!抖Y記·檀弓》。注:“披,柩行夾引棺者?!?執(zhí)披?!吨芏Y·司士》。注:“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,有紐以結(jié)之,謂之戴?!?執(zhí)披者旁四人?!秲x禮·士喪禮》 設(shè)披?!秲x禮·既夕禮》 詞性變化 ◎ 披 pī 〈動〉 (1) 分開;裂開 [pide;split] 而披其地?!蹲髠鳌こ晒四辍?。注:“猶分也?!?又披其邑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五年》。注:“析也。” 不折必披?!妒酚洝の浩浒埠顐鳌?。正義:分析也?!?柳條將舒未舒,柔梢披風(fēng)?!鳌?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 (2) 又如:竹竿披了;披磔(開割);披砍(撇開);披榛(砍去叢生之草木) (3) 打開;開發(fā) [open] 披,張也?!稄V雅》 披重...
星:基本詞義 ◎ 星 xīng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從晶,生聲。晶象形。本義:星星) (2) 同本義 [star] 宇宙間發(fā)射或反射光的天體 星,萬物之精,上為列星?!墩f文》。按,散文則統(tǒng)謂之星,對文則五緯為星,二十八宿為辰。 日月星辰。——《書·堯典》 四曰星辰?!稌ず榉丁贰`嵶ⅲ骸靶?,五星也?!?列星隨旋,日月遞炤。(炤:照耀)——《荀子》 (3) 又如:星籌(壽算之籌);星霜(比喻年月);星橋(神話傳說中的鵲橋。也作銀橋);星布(天星密布);星列(天星羅列) (4) 星宿,中國古代指星座 [constellation]。共分二十八宿(星群)。如:星宮(星神);星回(星宿回轉(zhuǎn)固位。謂一年將盡);星亡(星宿隱沒不見) (5) 天文 [astronomy] 文史星歷,近乎卜祝之間。——司馬遷《報(bào)任安書》 (6) 又如:星工(通曉星象的人);星文(星象);星變(星象的異常變化) (7) 古時(shí)特指婦女...
月:基本詞義 ◎ 月 yuè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半月形?!霸隆笔菨h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月亮) (2) 同本義 [moon] 月,太陰之精也。象上下弦闕形?!墩f文》 月之從星,則以風(fēng)雨。——《書·洪范》 禮月與四瀆于北門外?!秲x禮·覲禮》 月虛而魚腦減?!痘茨献印ぬ煳摹?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?!对姟ば⊙拧ぬ毂!?(3) 又如:月滿則虧,水滿則盈(喻指作事應(yīng)適可而止,做得過分,就會走向反面);月上半闌殘(指夜已深);月老冰人(月下老人);“月”字流觴(酒令的一種。令中必帶“月”字);月日(月亮和太陽);月暈(月亮周圍的光圈);月影(映于水中或隱約如于云間的月亮影子);月滿(月圓);月王(對月的尊稱) (4) 歷名。農(nóng)歷依月相變化的一個(gè)周期為一月;月份 [month] 族庖月更刀?!肚f子·養(yǎng)生主》 日削月割?!巍?蘇洵《六國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