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耳濡目染】單字解釋
染:基本詞義 ◎ 染 rǎn 〈動(dòng)〉 (1) (形聲。從水,雜聲。一說(shuō)從木、從水、從九。會(huì)意。古染料多來(lái)源于植物,故從木;染料須加工成液體,故從水;染須反復(fù)進(jìn)行,故從九。本義:使布帛等物著色) (2) 同本義 [dye] 染,以繒為色也?!墩f(shuō)文》 掌染草?!吨芏Y·序官》。注:“蘭ň象斗之屬,掌染草,掌以春秋斂染草之物?!?(3) 又如:染博士(染色的工匠);染服(僧侶所穿的緇衣。因緇衣由黑色染成,故稱(chēng));染戶(hù)(操染色業(yè)的人家);染茜(染成大紅色);染采(將織物染成彩色);染事(染色的事務(wù));染網(wǎng)(用牲畜血等染網(wǎng));一股暖流染紅了她的兩頰;染指甲;染頭發(fā) (4) 傳染,感染 [catch] 此所以染者眾也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(5) 又如:染疾(患病);染漬(感染,傳染);染惹(感染,沾上);染恙(染病,傳染);染薰(沾染香氣);染上了流感 (6) 渲染 [a...
濡:基本詞義 ◎ 濡 Rú 〈名〉 (1) 古水名 [Ru River] 濡,濡水,出 涿郡故安,東入 淶?!墩f(shuō)文》 (2) 在河北省 (3) 尿 [urine] 病方今客腎濡,此所謂“腎痹”也?!妒酚洝?(4) 通“儒”。儒士,學(xué)者[scholar] 海內(nèi)稱(chēng)之曰濡術(shù)之宗?!稘?jì)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》 少以濡術(shù)?!段拘l(wèi)卿衡方碑》 (5) 假借為“堧”。空地[riparian land] 自以城池道濡麥?!遏斚嗍烦筐嬁讖R后碑》 詞性變化 ◎ 濡 rú 〈動(dòng)〉 (1) 沾濕 [immerse;soak;ret;dip] 不濡其翼?!对?shī)·曹風(fēng)·候人》 春雨露既濡?!抖Y記·祭義》 濡濯棄于坎。——《禮記·喪大記》 今客賢濡?!妒酚洝け鈧}(cāng)傳》 (2) 又如:濡墨揮毫(用毛筆蘸墨寫(xiě)字或作畫(huà));濡筆(沾墨于筆);濡櫛(沾濕梳篦);濡染(沾染);濡縷(沾濕一縷);濡褐(沾濕馬衣);濡溺(沉浸,沉溺);濡濡(濕潤(rùn);沉湎);濡渥(濕潤(rùn));濡浹...
目:基本詞義 ◎ 目 mù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眼睛形,外邊輪廓象眼眶,里面象瞳孔。小篆處理為線條。先秦時(shí)期多用“目”,兩漢以后,用眼逐漸多起來(lái)。“目”具有書(shū)面語(yǔ)色彩。本義:眼睛) (2) 同本義 [eye] 目,人眼,象形?!墩f(shuō)文》 目者,氣之清明者也。——《禮記·郊特牲?!?目者,心之符也?!俄n詩(shī)外傳》 夫妻反目?!兑住ば⌒筘浴?睅其目,皤其腹?!蹲髠鳌ば辍?滿(mǎn)目蕭然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(yáng)樓記》 瞋目大怒?!獣x· 干寶《搜神記》 目似瞑?!读凝S志異·狼三則》 目不忍睹?!濉?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(huà)記》 (3) 又如:目不斜視(眼睛不向旁邊看,形容為人正派);目見(jiàn)耳聞(親眼看見(jiàn),親耳聽(tīng)到);目治手營(yíng)(親眼觀察,親手試驗(yàn));目空一世(什么都不放在眼里。形容驕傲自大);目眩神搖(眼花...
耳:基本詞義 ◎ 耳 ěr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耳朵形。漢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耳朵) (2) 同本義 [ear] 耳,主聽(tīng)也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》 耳者,腎之候?!栋谆⑼āで樾浴?耳者,心之候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苞》 耳目者,心思之助也。——《鬼谷子·權(quán)篇》 坎為耳?!兑住ふf(shuō)卦》 忠言逆耳利于行?!鳌?劉基《苦齋記》 事不目見(jiàn)耳聞,而臆斷其有無(wú),可乎?——宋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 (3) 又如:耳目官(指耳、目?jī)煞N器官);耳斡兒(亦作“耳挖子”。掏耳垢的小勺,另一頭有尖頭);耳朵垂子(借指耳窩);耳根廂(耳邊);耳順(六十歲) (4) 聽(tīng)覺(jué),聽(tīng)力 [sense of hearing]。如:耳識(shí),耳性(記性);耳重(重聽(tīng)。耳朵聽(tīng)覺(jué)不靈敏); (5) 耳狀的東西 [an ear-like thing]。如:索耳;吊耳;木耳;銀耳;虎耳草;耳杯(兩側(cè)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) (6)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