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石沉大海】單字解釋
大:基本詞義 ◎ 大 dài 〈名〉 (1) 見“大夫”、“大王” (2) 用同“代”。世代 [generation] 陵家歷大為軍將,世世從軍為國征。——《敦煌變文集·李陵變文》 (3) 另見 dà 基本詞義 ◎ 大 dà 〈形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腳。“大”是漢字部首之一,從“大”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(guān)。本義:大小的“大”) (2) 形容體積、面積、數(shù)量、力量、規(guī)模、程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。與“小”相對 [big;large;great]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詞?!墩f文》 遵彼大路兮?!对姟む嶏L·遵大路》 大有。——《易》。釋文:“大有,包容豐富之象?!?大報天而主日也?!抖Y記·郊特牲》。 其朝踐用兩大尊。——《周禮·司尊彝》。司農(nóng)注...
沉:基本詞義 ◎ 沉 沈 chén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水,冘( yín )聲。甲骨文字形,中間是牛,周圍是水,表示把牛沉到水中。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。本義:沒入水中) (2) 同本義[sink] 沈,沒也。——《廣雅》 以貍沈祭山林川澤。——《周禮·大宗伯》。注:“川澤曰沈?!?泛泛楊舟,載沉載浮?!对姟ば⊙拧ん潴湔咻?皓月千里,浮光躍金,靜影沉璧,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 (3) 又如:石沉大海;沉溺(沉沒水中) (4) 埋沒 [cover up;bury]。如:沉淪(埋沒);沉壓(沉抑;埋沒) (5) 投水 [drown oneself in]。如:沉河(投河自盡);沉湘(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羅江自盡) (6) 古代祭川澤曰沉。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[throw into river]。如:沉祠(古代祭水神之禮儀);沉辜(古代宰牲以祭...
海:基本詞義 ◎ 海 hǎi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水,每聲。本義:大海,海洋) (2) 百川會聚之處。后指鄰接大陸而區(qū)域范圍小于洋的咸水水體 [sea;ocean] 海,天池也。以納百川者。從水,每聲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海勢圓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濕熱之氣蒸也。海氣綠,穹蒼之映,云霧不能隔也。 祖天地之左海也?!抖Y記·鄉(xiāng)飲酒義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 孫叔敖舉于海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 前途似海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半壁見海日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(3) 又如:近海(靠近陸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帶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總匯) (4) 海水 [seawater] 煮海為鹽。——《漢書·晁錯傳》 (5) 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漲潮的現(xiàn)象) (6) 大湖或大池 [lake]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 (7) 古...
石:基本詞義 ◎ 石 dàn 〈量〉 (1) 容量單位,十斗為一石 [ dan ,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] 十斗為一石?!墩f苑·辨物》 關(guān)石和鈞?!秶Z·周語》。注:“今之斛也?!?一石沙,幾斤重,朝載暮載將何用?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官?!?(2) 重量單位,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 三十斤為鈞,四鈞為石。——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 重不過石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。注:“百二十斤也?!?(3) 〈方〉∶面積單位,用以計量土地。其具體數(shù)量各地不一:有以十畝為一石的,也有以一畝為一石的。如:他家有兩石田 (4) 另見 shí 基本詞義 ◎ 石 shí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右象巖角,左象石塊。“石”是漢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山石) (2) 同本義 [stone] 石,山石也。在廠之下,口象形?!墩f文》 它山之石?!对姟ば⊙拧Q鳴》 山體曰石?!夺屆?介于石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