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fèn fèn

憤憤


拼音fèn fèn
注音ㄈㄣˋ ㄈㄣˋ

繁體憤憤


詞語解釋

憤憤[ fèn fèn ]

⒈ 很生氣的樣子:憤憤不平。也作忿忿。

引證解釋

⒈ 心求通而未得貌。

《論語·述而》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(fā)” 何晏 集解引 漢 鄭玄 注:“孔子 與人言,必待其人心憤憤,口悱悱,乃后啟發(fā)為説之?!?/span>

⒉ 指煩悶不舒貌。 金 王若虛 《君事實(shí)辨下》:“宋 孔熙先 博學(xué)文史,兼通數(shù)術(shù),有縱橫才志。

文帝 時(shí),為散騎侍郎,不為時(shí)知,憤憤不得志。”
明 歸有光 《與沉敬甫書》之五:“但千古哭聲,未嘗不同,何論前世有 屈原、賈生 耶?以發(fā)吾之憤憤而已?!?/span>

⒊ 氣憤不平。

《后漢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自 王莽 篡 漢,常憤憤,懷復(fù)社稷之慮?!?br />《宋書·殷景仁傳》:“湛 既入,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,一旦居前,意甚憤憤?!?br />明 劉基 《牡丹會(huì)詩序》:“有向隅而不獲與羣,則憤憤然見於色,形於辭?!?br />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自甲申淪陷,以至今日,憤憤于腥羶賤種者何地蔑有?”
朱自清 《侮辱》:“可是--也說不出什么,只喃喃了兩聲,便憤憤然走了。”

國語辭典

憤憤[ fèn fèn ]

⒈ 心中氣憤不平的樣子。

〈文明小史·第二回〉:「傳知各童生,大眾俱有憤憤之意?!?/span>

⒉ 心求通而未得的樣子。

《論語·述而》「不憤不啟」句下宋·邢昺·疏:「言人若不心憤憤,則孔子不為開說?!?/span>

詞語組詞


“憤憤”分字解釋


詞語首拼